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倒了八辈子霉[2/2页]

从靖康开始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母后,我听说父皇要杯酒释兵权,才把李敬气跑了,我们是去找李敬吗?”

 大宋朝的马车更迭换代很快,朱琏乘坐的马车,六匹骏马飞驰,连轮子,都是钢材打造的,外面包裹着靖字军从靖康大陆带回来橡胶。

 可是马车再快,也没有骑马快。

 当朱琏的马车到了汴河码头的时候。

 李敬坐的船,已经起航了,影子都看不到了。

 他运气好,正好碰见一条从洛阳运送货物出海的船。

 在汴梁扔下几条驳船,都不用烧水,直接就走了。

 眼看着水师官兵正在准备,朱琏顾不得跟赵柔嘉解释其中内情,倒是宗泽很耐心。

 上船以后,详细给赵柔嘉说明赵桓回宋以后,种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并且详细解释这样的做法和之前朝廷举措之间的区别。

 赵柔嘉已经十五岁了。

 宗泽深入浅出的解释,她完全可以听懂。

 小眉头紧锁,可爱极了。

 看的宗泽心情大好,该说不该说,能教的,都教给赵柔嘉。

 听的朱琏都有些动容。

 一路从汴梁,教到了运河出海口。

 把李敬堵在转乘海船的码头上。

 “太后,女帝,宗帅,你们怎么来了?”

 李敬搭乘的洛阳出海的船只拖拽有驳船,要慢一些,晚出发半天的朱琏却是单船全速航行。

 “忙人都在汴梁,我等都是闲人,闲云野鹤,正好结伴而行!”

 李敬跟朱琏的关系,和宗泽不一样。

 昔日李敬二龙山遇到朱琏,一路坚定不移的扶持的时候,坚守汴梁的宗泽都没去山东拜见朱琏。

 宗泽当然体会不到李敬和朱琏的那份亲人一般的亲密。

 看着朱琏根本没有跟李敬解释。

 以为只是朱琏作风如此,跟她相处,总让人如沐春风。

 “李敬,南洋现在热不热,去南洋如何?”

 “快入夏了,南洋和大宋一样的热,日头很毒!”

 李敬有些明白朱琏的意思,他们几个人先去南洋等着,等着太学考试以后,赵桓带着太学生到南洋找他们。

 听见李敬的回复,朱琏感觉他不太想去南洋,更不想跟着赵桓一起去西洋。

 此番从汴梁离开,既没有通知几个长公主,又没有带上住在李敬购置宅院的那些侍女。

 心中对赵桓的芥蒂很深。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那我们先回登州!”

 宗泽,李敬,赵柔嘉,赵金儿,朱琏平静的登上了到登州的海船。

 汴梁炸锅了。

 原本在赵桓回归后不理朝政的监国太后重新现身集英殿。

 当场处死了挑动赵桓杯酒释兵权的士子。

 还宣布本届恩科因为主考官举措失当而中止。

 大宋废除从开国以来一直执行的科举制度。

 原本想着恩科,太学,三司三榜高中的士子,失魂落魄的从皇宫出来。

 作为主考官的李纲,更是被大宋群臣围攻。

 “燕王,大宋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要如此居心叵测乱我大宋?”

 “我看你李纲就是见不得大宋好,巴不得朝廷像靖康之难以前,一个个官僚人浮于事,贪腐成风,国库穷的能跑耗子!”

 “李相,辞相吧,本官比你更加适合做大宋的右相!”

 “李纲,念你在靖康之难前,建立的功勋,辞官吧,你不是喜欢研读经义吗,当个安乐郡王,好好在家读书!”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李敬拂袖,宗泽挂冠,朱琏叱吒集英殿。

 当众定夺主考官有过错。

 周宁,刘韐,张叔夜,刘韐,朱胜非等人不敢向赵桓发难,一个个把矛头对准了李纲。

 “本相无错,陈南生胆大妄言,答非所问,与本相无关,你们休要将脏水泼到本相身上!”

 李纲也不是吃素的,当年六贼勾结,一手遮天时候,他在朝堂斗法落下风时候也不会低下头颅。

 越挫越勇。

 更何况他现在认定了这些人因为各种利益,跟李敬勾连在一起。

 “与你无关,亏你说的出来,历代学子莫不知道,上行下效,科考一向会揣摩主考官政治主张,你曾在多处不同场合表示你和靖王分歧,学子向你缴纳投名状,有何奇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们拿了李敬的好处,当然替他说话!”

 眼看李纲一点都意识不到自己错了,陈过庭也怒了。

 “大宋一日胜一日的鼎盛,我等朝臣跟着其中获益,有错吗,难道你李纲就没有从中受益?”

 “老夫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清白的俸禄,朝廷恩荣,皇家赏赐!”

 “虚伪,你儿子,孙子,收了西洋战事多少缴获分红?西洋美女你们家有十几个吧?各种马匹也不计其数!”

 “那是我钢字军的战果,作为钦命军主将,李敬拿得,宗泽拿得,关胜,岳飞拿得,大宋长公主们拿得,我李纲为何拿不得?”

 “我呸,君子言饮水思源,匹夫也知道喝水不忘挖井人,若非李敬改革冶铁,筹集资金挖矿打造军械,自掏腰包建船厂,救助工匠,我看你的钢字军如何去西洋,拿什么打仗。”

 “就是,恬不知耻,也不想想当年谁在效忠伪帝,还是人家靖王心胸开拓,把家卷帮他接到登州,如今入了靖康皇帝的眼,转身就对人家下死手,巴不得把人家逼反,做大宋罪臣,显得天下间就你忠心耿耿!”

 “李纲其心可诛,日夜怂恿上皇做恩将仇报的不义之君,依我看,辞官都是轻的,该夺爵砍头!”

 学子出宫,朝臣在集英殿吵成了一片。

 赵桓失魂落魄的在龙椅上坐着,神游天外。

 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直到曹辅喷出一句恩将仇报的不义之君,才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勐然起身,朝着殿外一路小跑。

 “李纲啊,李纲,我看你跟上皇八字相克,当年你谏言传位太子,害的上皇挨了一棍敲晕,后来河东之战乱指挥,葬送了种师中等精锐将领,各地厢军处置不当,又寒了勤王将士的心,如今撺掇上皇抛弃太后几年励精图治的朝堂班底,另起炉灶,我看上皇遇见你,倒了八辈子霉.......”

 陈过庭,曹辅的下场,声色俱厉,顿时让李纲明白一件事情。

 赵桓想通过科举,太学,提拔新锐臣子,完全弃用这些人,几乎站在了整个朝堂的对立面上。

 若非朱琏今天震住场子,恐怕这些人出宫以后都回去找李敬,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倒了八辈子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