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是这样的吗?[2/2页]

从靖康开始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理解上皇!”

 “这些事情都是尔等知道,你们不知道的是,太上尽管回到了大宋,可依然睡不安稳,梦中常常惊醒坐起,口中不是不要,就是求你了!”

 这件事,关乎赵桓颜面,朱琏一直压着没有让人知道。

 眼下,她拿出来说,也无非希望这个朝臣心中不要有芥蒂。

 “诸位爱卿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外传。”

 朱琏刚说完。

 梁扬祖就迫不及待的拱手奏报。

 “太后,大宋从开国以来,多灾多难,仁宗皇帝在位时期,大地震就有数次,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的救治历来都是大宋地方官员执政的考核衡量,可是考靠地方力量,非常有限,趁着今年整个大宋夏收在望,为免谷贱伤农,臣等商议,当在各地收购夏粮,稳定粮价,重建大宋粮库!”

 “奏折呈送了吗?”

 梁扬祖,朱胜非从户门关跟着赵桓回来,就没有去登州。

 他一直在汴梁。

 朱琏也从复兴报各地稿件中得知。

 今年是靖康之难以后,最大的一个丰收年。

 不管是长江,黄河南北,还是南洋,燕云,辽东。

 前所未有的举国大丰收,报纸上称为二圣回归的祥瑞。

 粮食还在地里,粮价就先落下了一层。

 梁扬祖所言谷贱伤农,就在眼前,而大宋皇家银行有的是钱,就是不动用临海居里的储备,也有大量金元银元躺在铸币厂仓库睡大觉。

 “事关重大,微臣带着奏折亲自进宫,可是碰见太上在接见钟彦郁两位将军,女官秦玉替微臣转呈,至今,没有批复!”

 秦玉原本是济王一个连夫人都算不上的小妾,年龄跟朱琏差不多,比济王大一些,所以不受宠爱,河东之战被李敬救到山东,因为做事稳妥细致,被朱琏重用。

 以她从来没有出过纰漏的做事风格,朱琏不相信秦玉没有呈送。

 这次科举,太学入学考试,三司吏员考试一考接着一考,日程紧密,八天考完,张榜后太学生就要去西洋。

 涉及皇家银行调拨大量款项,出去之前,还必须把这事办了。

 “怎么能这样呢?”

 知道赵桓有些不喜欢梁扬祖,想拿下梁扬祖,最大原因就是他跟李敬关系不一般,想是一回事,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周宁被金人掳到金国时候,果敢的站出来,为大宋稳定的改制立下了汗马功劳,执宰朝廷,风评跟周宁相比,简直好上了天。

 派系,内斗,在那个朝代都很常见。

 但是不能误了国事。

 居安思危,梁扬祖这个奏报很有必要。

 朱琏顿时感觉有些头疼,李敬轻轻在一边开口。

 “朱院事可以去拟定一封奏折,再向太上皇奏报,说章丘李家联合江南七十二家商行,准备趁着低价联手收粮!”

 朱胜非一边对着李敬点头,一边又望向了又好气,又好笑的朱琏。

 朱琏岂能不知道李敬用的是赵桓忌惮他的小阴谋。

 郁闷的一挥手,示意朱胜非快去。

 看着朱胜非一路滑稽的小跑,朱琏跟着宫墙上的朝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的朱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赵桓这事做的,真有一些失分呢?

 也难怪人家梁扬祖和李敬,不顾他面子,出此下策。

 “诸位爱卿在这里慢慢看,下宫墙之后,切勿妄言,本宫中午和上皇一起宴请你们!”

 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最恨的话。

 看着朱琏说完威胁的话转身。

 李敬噗呲一声就笑起来了,宗泽,梁扬祖的笑声再次在宫墙上荡漾。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要知道,大宋皇权的威严,不是李敬他们这帮朝臣,打折的。

 而是靖康之难,赵家人自己作死,被金人打折的。

 山东官员扶起朱琏,到慢慢的控制中枢。

 帝王权柄,一直都不是抗金和复兴的主要的角色。

 靖康之难以前的皇帝一言九鼎那样的日子,回不去了。

 哪怕朱琏设宴,赵桓在延席之上,当场批了梁扬祖的奏报,延席之下,日夜守着李纲和他点名的官员完成了会试,太学入学考试,批阅试卷。

 赵桓还是觉得浑身不得劲。

 “琏儿,李纲替换李易安,做太学副山长如何?”

 这些太学生通过了开始,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个个狂妄的很,并不好带。

 当下赵桓急于想要一批属于自己的班底的新锐太学生,生怕李清照夹在中间,又把人带歪了。

 换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在大宋威望人气能跟李清照并肩的人很少,赵桓觉得李纲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易安贪玩,开始只是觉得太学山长好玩,带了两届学子,大小琐事太多,偏偏她性子又追求事无巨细,累的早就不想做了。”

 感情李清照这个太学山长,还是朱琏强行把她摁在那个位置的。

 李纲替换李清照容易,再要把人请回来,怕是不可能。

 这让赵桓有些郁闷了。

 又开口问。

 “若是李纲之后,太后可有人选推荐?”

 “赵明诚!”

 赵桓更郁闷了,临海居的女官都知道,赵明诚是个书生,只喜欢埋头做研究,做官拉胯的很,连这样的人选都推出来,朱琏更多的考量是李清照不会袖手旁观。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换。

 “上皇,李纲为人刚正,不结党,但是他不适合主政执宰,更不适合成为太学山长,李易安任职太学长,尽心尽职,几乎所有的大宋重臣,都被她请来给太学生做教习,从稷下学宫一路带了好几届学生,颇受好评,不管是在省部任职的京官,还是各地地方任职的官员,考入太学学成的学子,还是地方来短训的官员,一个个对李易安都执弟子礼,妾身能看出那份尊重,发自肺腑!”

 这叫什么事啊。

 赵桓眼睛一闭,又一股憋闷涌上心头。

 难怪李敬从来不以文臣自居,有这样一个厉害的姑姑门生遍布天下。

 他都不用主动讨好文官。

 “上皇,妾身当年被刘锜舍命保护冲出汴梁,若不是遇上李敬,怕是命都丢了,章丘李家的李易安,李敬,本身就是上皇赐给妾身的班底,若没有他们扶持,荣辱与共,妾身都不敢想能迎回上皇。李易安性格直爽,是时间难得的奇女子,更难得的时候李敬也服她管教,上皇该和李易安多接触才是!”

 是这样的吗?

 朱琏眼中流出的坚定,让赵桓有些心虚。

 一面扶持李纲打压人家侄儿,一面又想获得李易安的支持,可能吗?

第三百六十四章 是这样的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