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便宜爹[2/2页]

帝月谋 浣水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可真好呢?”
      要说拌嘴,十个昭隆帝都说不过冯昭。
      他没想她会说这事,结结巴巴,脸上时红时白,不知道如何接嘴。
      大殿的群臣恨不得一个字没听到。
      晋国夫人能顶皇帝,还让他无言以对。
      冯昭当即道:“就这样决定了,铁蛋儿归你了,面团儿归冯家,你召他入宫可以叙父子之情、天伦之乐可以,莫再哄他做什么亲王、郡王。铁蛋儿的婚事,你做主;面团儿的婚事,得我做主。回头你可莫越了规矩,管好手脚,否则,手伸我打手,脚长我踹脚。”
      她很是霸气,挑了挑眉,唤了声“面团儿,回家!”
      身后,昭隆帝想起了重要的事,大声道:“你……不能这样!面团儿是朕儿子,朕想封你做皇后。”
      “高祖皇后赏过我五个男妾,你不想成天下的笑话,休提此事。”
      昭隆帝又忘了这事,高祖皇后当年干的荒唐事,还让他儿子有几个妾叔,即便事实证明冯昭洁身自爱,可到底是天下皆知的丑事。
      昭隆帝呢喃道:“面团儿是朕儿子,是朕……朕……”
      冯昭蓦地回头,冷冷地瞥了一眼,昭隆帝止住了话,“他姓冯,名白,与皇家无干。待冯白、萧旦子孙出了五服,冯白的玄孙女可嫁萧旦的玄孙为后,这是萧、冯两家的先祖遗命,就这样罢。”
      昭隆帝立时如霜打的茄子。
      在场的十几名大臣听到这儿,对玉虚子的批命预言,他们略有耳闻,现下听来这事是真的。是不是昭隆帝时,他会与冯家嫡长女共育一双儿子,对这两个儿子的归路前程早有安排。
      两个儿子的后人,会在出五服之后联姻,长子孙儿为帝,次子的孙女为后。
      所以冯白必须是冯家的,也只能姓冯。
      可他想着这也是他儿子,心里酸得厉害。
      冯旦太冷傲,话少得可怜,但冯白可爱,话多又贴心。
      他看看冯旦,又看冯白,好想说:冯白留下。
      但他不敢,到时候万一冯旦生气,都跟他娘跑了,他就成孤家寡人。
      “面团儿,得暇入宫来瞧朕,朕知道你爱吃点心,令御膳房给你备着。”
      冯白长身一揖,“儿臣告退,父皇保重。大哥要好生孝敬父皇!”
      萧旦点了一下头。
      昭隆帝大病初愈,大皇子萧旦回宫,二公子依旧归了冯家。
      司马雷见冯昭出宫,派人护送母子回晋国府。
      母子二人下了车辇,冯旦跟在后头,有人高呼一声:“夫人回府喽!二公子回府!”
      声落之后,无数奴仆从四面八成涌了过来,竟似一夜未歇,冯吉、冯禄、冯祥带着各自的子孙立在前头,“恭迎宗主回家!恭迎少主回府!”
      冯昭应了一声,“免礼!今儿天晚了,有什么事儿明儿再说,静心堂都拾掇好了。”
      “回宗主,已经清扫干净了。”
      “面团儿,你就住静心堂罢。往后,你与你大哥走的是不同的路子,要习惯没有他相陪。”
      “娘,我长大了……”
      “行,长大了,大孩子了。”
      冯昭对陆妈妈道:“将香汤备好,委实得好好洗洗。”
      翌日,冯昭睡得正香,就听说宫里的圣旨到了,不是给她的,是给少主冯白的,皇帝陛下将冯白定为大皇子陪读,着他入宫与大皇子一道读书。
      果然是她有张良计,昭隆皇帝就有过墙梯,这一招玩得够顺。
      冯昭听罢后,身子一倒,“睡觉。”
      陪读,当冯白是几岁小儿,人家十六了,还做什么陪读,不就是想多和儿子玩,还绕这么一大圈。
      昭隆十二年冬,昭帝萧治与晋国夫人所出的一双儿子回皇城,这让整个皇城与朝廷多了三分喜色。
      冯昭依旧是晋国夫人,却是整个皇城都竞相巴结、讨好的对象。
      可她却闭门不了,一不参加任何宴会,二不插手任何朝政,只一心地读书习字练丹青,得暇再打理一下晋国府的产业。
      冯白几乎少在家中,唯有休沐时在,这一天,萧旦会从宫里出来拜见冯昭,每逢休沐,平阳巷晋国府周围就会热闹许多,什么年轻美貌的贵女,书香门第的千金,就跟说好似的,或是在大街上摔一跤,又或是弱不经风地被吹倒,再或是坐在附近的酒肆茶楼里张望。
      昭隆帝从满朝文武里挑了几位先生,教授萧旦、冯白,又挑了凌烨长子、司马雷长子、越国公世孙长子陪读。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先生将那几个与萧旦、冯白一比,简直就像高中生与小学生,他们竟然教无可教,武功师傅被萧旦给打败了。
      兄弟二人,萧旦武功更好,力气大,出招快;冯白偏文,书法丹青,诗词歌赋无一不惊。
      先生们觉得教无可教,武功师傅也是一脸茫然,早前为了抢这差使,就差给对手下毒了,结果发现自己的才学、武功还不如大皇子。
      昭隆帝很得意,没想到冯昭这般厉害,将两个儿子教得很好,果然呢,有一个优秀的母亲,这得省多少事,尤其是又当爹又当娘的母亲。
      冯白心里大呼:我们是两位师伯教的?娘就教我耍嘴皮子。
      当然,九岁以前,母亲教他们颇多,陪他们一起习武,为他们启蒙,还给他们绘了不少的画本子,上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让他爱上了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凌烨听司马雷吹嘘大皇子萧旦武功如何厉害,只骂自家儿子不成器,文不成武不就,全被皇子、公子给比下去了。
      这一夜,他失眠了。
      那明明是他的儿子,恐怕他们亦不知真相。
      明月当空,凌烨坐在水潭边,看着月亮倒映在水,手里捧着?,声声悲凉,仿似回到了十几年前,他回到皇城,于一次次夜里进入宁心堂。
      她曾经是喜欢过他的,可后来,因为有人告密拜月教的事,她厌恨他,觉得他卑劣可耻。她不信他竟到了这般地步,他们之间渐形渐远,终于在他与柳怀安订亲之后,终究斩断了所有的牵绊与情缘。
      后来,她隐于山野,令所有人都寻不到她的行踪。
      而他亦在孤寂中,被昭隆帝催婚,被朋友们催婚,他不想再等下去了,对一个离去且无归期的人,他就像一个笑话。
      他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样错肩而过。
      今天听司马雷夸张的吹嘘萧旦、冯白如何优秀,他心酸了,痛了,明明是他的儿子却不能认,若他告诉他们,他们是不信的吧,他们相信的是冯昭。
      也许十六年来,冯昭告诉他们的,亦是昭隆帝才是他们父亲。
      他隐忍了这么多年,默默地付出那么多,亦为了今日做了那么多,她是否知晓?
      如果她不告诉他们真相,他觉得不甘。
      陛下很喜欢两个儿子,说长子如何文治武功,说次子的字画怎般出色,那显摆得意之色,谁都瞧得出来,还说女人就得像晋国夫人这样,人家一个人就把儿子教得如此出色,颇有孟母之风。
      左相乃是陶贵妃之父,右相早已换人,乃是萧氏宗室的人,只不过祖上没得爵位,只因是太原萧氏,后来步步高升做了右相。
      两位丞相陪着陛下吹捧儿子,吹着吹着,昭隆帝觉得萧相大人的儿子确有几分才华,便开恩到自己儿子身边当陪读,直接将看不入眼的司马雷长子给踹出局。
      “你儿子文才武功太差,没的把朕的儿子带差,好好管教罢。”
      司马雷想掀桌,回家破天荒地对曹素雪发了一场火,说我们武功都不错,怎么儿子就成了弱鸡,被陛下各种嫌弃、打击。
      萧相大人的儿子从一个小秀才就成了大皇子的跟班,还是极得宠信的那种。文武百官似看到了苗头,在皇帝吹自己儿子时,也竞相吹起自己的儿子、孙子,如何如何懂事,如何孝顺,字写如何好。
      原是三分的才华,硬是被吹出十二分。皇帝觉得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配站在他儿子身边,从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挑了两个确有才名、德名的少年到儿子萧旦身边。
      昭隆十三年的年节到来,各家各户开始忙碌。
      晋国府外头排起了长龙似的送礼队伍,满朝文武,挂得上名号的、挂不上名号的,俱聚在门外送礼。
      晋国府里忙成了一团,登记收礼的管事定得手软,库房已经堆放不下,可还有源源不断的礼物送来。
      太原冯氏在皇城的官员,亦都备了厚礼。
      大皇子虽冯昭与陛下的儿子,文武双全,相貌堂堂,颇有皇家威仪,他们家里都有适龄的女儿,看大皇子的样子,将来是个明君。
      陛下对大皇子很满意,亦同样喜欢小儿子,时不时夸上一场,现在他若一天不夸三次儿子们,就觉得生活失了乐趣。就算大皇子出宫,带了几块点心,都被他视为孝敬,说多少年没收到那么好吃的点心。
      于是乎,后宫的六位娘娘齐齐挽手下厨,咸的、甜的一古脑儿地送到他宫里。
      他要的是儿子送的,又不是她们做的。

第202章 便宜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