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家公司的股价跌到爹妈不认,我们还拿不拿得住?
因为当我们买入的时候,我们了解它,我们心里肯定是有底的,而且知道它一定会走出阴霾,重建光明,正是基于这个逻辑我们才会投资。
这个时候如果它股价跌了,我们应该是气定神闲的。
如果不是,就说明我们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我们并没有我们原先想的这么了解这家公司,正如我们也根本没有做到本书前面说的,至少看10万字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献。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力圈,其实在股价下跌时才会看出来,如果股价一直涨一直涨,没能力的人都能拿得住,就算他们胆小出来了,看到股价还在继续涨,又会心痒痒买回去,这些人其实依旧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巴菲特有一条建议非常好,他说:“投资成功并不是靠你懂多少,而是认清自己不懂多少。”
准则2: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
有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的公司,要么是消费零售,要么就是跟国民生计相关的公司,要么就是已经进入成熟期的科技公司。
书里原文说的是:“巴菲特不仅规避复杂,他还规避陷入麻烦的企业,甚至规避那些因发展失利而彻底转换方向的企业,经历重大变化的企业会增加犯错的可能。从他的经验看,最好的回报来自那些多年稳定经营提供同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
这句话如果大家乍一眼看上去,似乎陷入麻烦的企业都不应该买,这么理解是不准确的。
大家想想,如果一家企业本身非常优秀,还从来都不陷入麻烦,它的价格可能跌落神坛么?如果它的价格一直处于合理估值水平或者高高在上,我们作为投资人如何出手?
巴菲特本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出手阔绰地买了那么多大公司,试问哪一家不是复杂的,不是麻烦的,不是发展失利的?
所以说活,上面那句话大家最好再仔细看一遍,那句话的重点在后面。
经营业务“彻底转向”、“重大变化”,“不能提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这些才是关键词。
一家优秀的公司短期之内麻烦缠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主营业务遭到了重大打击,导致它不得不思考新的发展方向,但因为新的方向它没做过,如果去做,不是一定不能成功,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比如卖石油卖了上百年的公司有天不卖石油转而去研发新能源汽车,或者做酱油的公司也不生产酱油而是进军元宇宙硬件设备,这种时候我们就要规避,价格再便宜都要规避,风险太大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完全不可控。
准则3: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一家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小白投资者往往很难去判断。
他们之所以认为难,是因为他们总以为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需要高深莫测的知识点,其实恰恰并不是,做投资,更多用的是常识。
想要知道一家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就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它的产品是不是大家都喜欢用?
它的产品现阶段是不是无可替代?
它是否非常牛气,想涨价就可以涨价?
它的产品是否涨价了也不会影响销量?
这些问题简单实用,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未来五年都可以持续发展良好的公司。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第97章 企业准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