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章 乾坤逆转[1/2页]

我盗墓那些年 西虹市番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溶漏。
      类似熔岩漏斗。
      区别在于。
      前者是地陷,后者是地貌。
      且溶漏连通地下河,容易形成漩涡及水雾。
      除了可见度低,水汽挥发腐蚀洞顶,还极易形成倒挂的石笋石钟乳。
      这是喀斯特地貌的正常构造。
      可当白菊带着我爬上洞顶,放眼望去,除了几处沉积的石芽,整个洞顶平整光滑,不见任何石挂。
      要知道,这可是溶湖上边,最易形成石挂的地方,偏偏什么都没有。
      整整上千平的洞顶像个锅盖般罩着溶湖,边角对称,曲线分明,怪不得白菊要说整个洞顶都是墓门。
      看着眼前的异象。
      我眉头微拧,冲白菊说道:
      “有容,借你匕首用下。”
      说完,也不等白菊回复,我就从白菊大腿外侧抽出匕首,一咬牙,狠狠的扎在洞顶溶岩上边。
      叮的一声。
      石屑飞溅。
      匕首只扎进去半尺就现出一点斑驳的锈迹,颜色青绿,显然是铜。
      怪不得无法腐蚀,因为被铜隔断,石灰岩不能生根。
      但........
      这么大的面积。
      两千年前的古人如何能造出如此大的铜门!
      即便放在现代,那也是大工程。
      难道..........
      我心中惊愕,看向一处石芽,急声道:
      “有容,去那看看。”
      见我手指方向。
      白菊二话不说,贴着洞壁爬了过去。
      待到石芽前。
      我将匕首顺着石芽边缘戳入,然后一拨一挑,整块石芽就掉了下去。
      咕咚一声。
      石芽落入溶湖,现出后边的雕刻。
      即便秀迹斑斑,我也能看出是一个烧烙的坎字。
      而且,坎字凹痕分层,除了外边的铜锈,里边是黑沙般的夯土。
      看到黑沙的瞬间。
      我眸光一凝,总算是瞧出一些端倪。
      很显然。
      洞顶并非铜门,而是火镀铜。
      其原理跟镀金相仿。
      大致是将铜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铜泥,再将铜泥涂于夯土表面,用火把加温,待水银挥发,铜就附着于土表,谓之鎏铜。
      这门工艺早在春秋战国就被掌握,多用于城防,墓葬上也较常见。
      比如龟山襄王墓,同是以山为陵,墓门也是抹铜防腐,不过,龟山墓的墓门是壶门,属于横穴式崖洞墓,比起眼前的悬天门,就要简易的多。
      “永成,看出什么没?”
      见我愣着不动,白菊突地问了一句。
      “还不能确定。”
      我摇了摇头,又指向另外几处石芽,说道,“再去那边看看。”
      由白菊带着。
      将另几处石芽凿开,记下字迹后,我才让白菊爬下洞壁,回到溶湖旁。
      那边。
      老稂头跟小四九早就等着了。
      “怎么样,永成,看出问题没?”
      见我回来,老稂头张口就问。
      我没有吭声,而是席地而坐,捡起一块石子在地上画道起来。
      首先画个圆代表洞顶,而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写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这是很正统的八卦图,也是洞顶的烧烙印痕。
      用在墓门上。
    

第83章 乾坤逆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