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九章 晚会开始[2/2页]

从有声主播到文娱教父 路光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至于编剧奖,则是和摄影奖、音乐奖、视觉奖排在第二个档次。

 每个奖项都有三到五位提名,但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

 也有一些被提名者选择不参加颁奖晚会。

 就比如张志文导演。

 他也被提名了,还收到了晚会邀请,但张志文知道自己无法获奖,与其陪跑,还不如留在云海继续做准备。

 用张志文的原话来说就是:“国际电影节不会允许一部影片获得两个以上的奖项,尤其是最重要的那四个奖项,一部电影限死了只能获得一个。演员奖那边刘天王有碾压的优势,不可能有人和他竞争,而我这边,说实话,虽然比其他提名者好一些,但还不够。”

 现在导演行业愈发正规化、精英化,大量导演人才的涌出让顶尖的那一批水平越来越高。

 虽然张志文导出了票房二十亿的青春片和《我不是药神》,但除开电影剧本之外的其他部分,并没有达到高的离谱的水平。

 再加上电影节那不成文的规则,他落选是肯定的。

 不过陈寻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介绍完电影节奖项,台上的主持人按照计划接着道:“接下来我将宣读各个奖项的提名人选。”

 “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作品有……”

 最佳影片奖的提名里大多数都是国外影片,并没有《我不是药神》。

 但陈寻他们并不意外。

 龙主任第一次给陈寻打电话的时候就有主动提及,给出的理由很充分。

 最佳影片奖的含义就是最优秀、最有意义的影片。

 都挂上国际电影节的名头了,外国友人肯定也是要纳入评奖范围的。

 在全球众多影片的范围内,《我不是药神》有提名资格,但也不是最优秀的那个。

 与其让《我不是药神》提名又落选,还不如安安静静的做个华夏国内的无冕之王。

 然而韩泰名的反应比陈寻还要强烈。

 他有些不忿的说道:“这帮人评个奖还要顾这顾那的,评选的理事们身为华夏人,难道还能更理解国外作品含义吗?”

 听到韩泰名为自己打抱不平,陈寻笑了笑,反问了对方一句:“难道国外就不会顾虑这些吗?”

 说到这个,韩泰名才意识到自己在国外被大环境影响,好像也忽略了某些一直存在的东西。

 国外的一些正确规则已经刻在了所有行业人士的骨子里,甚至下意识会认为这些是无法违背的铁则。

 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里,韩泰名有些尴尬的挠挠头道:“也是。”

 台上的主持人还在继续,很快念完了最重要的四个奖项,来到了第二梯队。

 不过又不是正式颁奖,陈寻听着主持人介绍提名者的成就和作品有些无聊,随口向韩泰名问道:“对了,你在国外具体是做什么的?”

 “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的有……”

 “啊,什么?”

 正巧这时主持人念到最佳编剧奖,韩泰名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在了台上,一时间没听清楚陈寻的问题。

 陈寻刚要重复一遍自己的问题,就听到会场内的音响发出的声音中,出现了韩泰名的名字。

第二百三十九章 晚会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