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但它不直接伤人性命,而是缓慢侵蚀内脏。
“其中肝部主解毒,因此你的肝部有异象。”
听到乔布兢的解释,杜布再度点了点头。
虽然对方修为较低,而自己未能彻底收回法力、检测不是很准,但具体情形和杜布自己的猜测比较接近。
如果说有差异,杜布觉得,那应当是自己所中的“诅咒”之毒,乃是一种具有人体特异性的微菌。
但这种微菌至细至微,凭借杜布现在的修为,完全无法察觉或是袪除。
——
见杜布点了点头,乔布兢继续道,“如果身体强大,那肝部中毒迹象就会若隐若现,后果暂时不显。
“但到后来一旦发作,阳气压制不住,则会一命呜呼。
“想要解腐毒,一是提升修为,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二是要对症下药,尤其是以‘甘草和‘泻药为主。
“其中‘甘草主中和,‘泻药主排泄。
“如果是凡人,普通的‘甘草和‘泻药即可。
“如果是引气、凝液乃至玉胎修士,那就分别要一阶、二阶或三阶的‘甘草和‘泻药。
“但是药三分毒。
“‘甘草和‘泻药肯定伤害身体元气。
“因此,强身健体与对症下药须同时进行。
“在用药上,开始慢用药,逐渐加大剂量。
“最后再来一剂猛药,则药到病除。
“但即使如此,身体因此也会遭受重大损害。
“为此,需要使用上好的果蔬肉蛋等天品丹药缓补身体,逐渐康复。”
——
乔布兢说完,看向杜布。
“乔同修真知灼见,很是让人受到记性。”
杜布起身,与乔布兢行了一礼。
这个礼并不重,但也足够正式。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杜布对其中的细节,绝大部分都还是了了然于胸的。
当然,凭借不太高的修为,再加上丰富的医道知识,对方能说出这些,也算是很难得了。
至于对方建议的三阶甘草和泻药,杜布只听过、没见过。
因为现在孤悬岛三阶灵草很少。
或许只有“四里险境”里面有。
——
做完诊断后,再度回到学习医道的正题。
乔布兢当即安排其在“上七窍科”、“伤寒风毒科”和“五脏科”这三科作了“望闻问切”测试。
杜布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测试过程较为顺手。
当然,皇城内的情形和在旧通连县的情形有所差异。
这让杜布再度增长了一些阅历。
——
见杜布达到了合格的水平,乔布兢让杜布学习三份医道玉简。
它们分别是《诊道九章》、《医道九章》和《药道九章》。
其内容很多。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学完这些东西。”
乔布兢道。
拿着这张三张玉简,杜布回到了“青苹果居”。
书房内,杜布“一心四用”,仔细阅读。
玉简中内容并不简单。
因为其中的知识并不在于死记硬背,而且在于理解和消化。
——
不同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各种不同情形下,所诊断的病情表现有所异同。
不同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情等各种不同情形下,所开设的药方会有一些区别,但也会有一定的联系。
不同药物的鉴别、区分、炮制、填方和指导用药,以及与针灸和按摩相配合等,既涵盖基础的道理,又涉及很多的细枝末节。
凭借玉胎修士强大的记忆力、修炼过程中对人类、禽兽、虫鱼和绿植等的仔细观察、以及自己的学医与行医经验,一天过去,杜布即将这些知识基本上掌握。
再花费了两天时间,杜布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而所有这些,也并不干扰杜布对修炼的坚持。
当然,杜布自认为,现在自己的水平还不能与乔布兢相比。
就是那些九科博士,肯定在具体的见识上也要比自己多。
——
学习完后的杜布,再度找到了乔布兢。
“你这么快就学完了?”
乔布兢疑惑地问道。
“嗯!”
杜布点了点头。
“那我来考考你。”
乔布兢一本正经地说道。
他随口问了上百个问题,杜布都准确回答。
这些回答,当然都是来自于玉简里的标准答案、杜布它们的观察与行医经验、以及自己对某些某些情形的猜测。
——
半个多时辰的考核过去。
乔布兢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了,你的九科书面成绩优异。
“在医德、眼色、舌苔、身体、脉搏等方面,基础功扎实。
“更重要的是,高阶修士的记忆力就是让人羡慕,比我强大多了。”
乔布兢呵呵笑道。
其脸上充满了欢娱,而没有任何嫉妒或懊恼的意思。
——
但很快地,乔布兢收回了表情。
看着杜布,他严肃地说道,“同修,你虽然基础不错,但大部分还停留在纸上。
“囫囵吞枣的情形比较突出。
“下面,你必须从学徒做起。
“从明天开始,你要在九科博士指导下,每科暂时安排做三天临床诊断。
“先在‘上七窍博士指导下做学徒,然后做‘伤寒风毒科、‘五脏科、‘六腑科、‘消渴淋闭科、‘痈肿痔漏科和‘解毒杂治科,最后做‘少婴科、‘妇人科。
“对此安排,你有何疑问?”
乔布兢抬头看向杜布。
“多谢!”
杜布没有什么更多的疑问了。
——
翌日,青苹果医馆,“上七窍”博士科。
穿着诊疗郎中的制服,杜布坐到诊疗室的第二号桌前。
其中的第一号桌坐着指导杜布的“上七窍”博士科主管【乔布诚】博士。
乔布诚引气八层修为,身高二米二。
杜布也将身高降低到了二米二五的水平。
诊疗室外,已经有不少患者在恭候。
“第一号,【朴垓】,进来。”
杜布叫道。
叫声一落,门被推开。
一名妇女搀扶着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进来。
这位中年男子眯缝着双眼,患有眼疾。
而其身材瘦削,皮肤卡白,背有些微躬,手无粗粝,衣服有些补丁。
由此可知,这是一名欲考取功名、但衣食无着的穷酸书生。
——
“‘朴垓是我老公。”
妇女细声细气地说道。
这位妇女也是中年年纪。
作为朴垓的妻子,此人似乎有些修养,却是穿着补丁、满脸憔悴。
对于丈夫,她亦不离不弃。
“不好意思,郎中。”
朴垓说道。
“我眼睛痛得厉害,难以睁开。”
朴垓说完后,杜布开始对朴垓进行诊疗。
双目外观赤红,舌苔颜色偏白,寸口把脉虚浮,内有息肉孳生,属于典型的眼疾。
而法眼透出,杜布注意到,一种名为“茄镰刀菌”的微菌正活跃于朴垓的角膜处。
——
茄镰刀菌到处分杜布,能在土壤中越冬越夏。
它能侵染多种绿植,引起诸多绿植的“根腐”、“茎腐”、“茎基腐”、“花腐”和“穗腐”等多种病害。
茄镰刀菌侵染过程中主要寄生和伤害寄主绿植的维管束,并借此造成其萎蔫、死亡。
由于其危害极大,被农夫们称为“绿植中的癌症”。
而且,它还能侵害鸟兽虫鱼的肌体。
因为它茄镰刀菌能当寄生到部分的虫身上,防止出现绿植线虫病。
而当它侵染鸟、兽、鱼乃至人体时,可能抑制软骨组织生长,造成骨骼停止生长。
最终,骨关节会慢慢发生病变,最终导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而当它侵入人类的眼角时,就导致了角膜炎的出现。
——
“你内有息肉孳生。
“还感染了角膜炎。
“现在有失明的危险。
“情况比较严重。”
杜布实话实说。
“医生,你莫要骗我。”
朴垓说道。
他脸上露出很不相信的神情。
“我只是看书看累了,用手揉搓了一下眼睛,然后就肿成这样。
“小小的一次揉搓,就能有这么大的反应。
“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还要去揉眼睛了?!”
朴垓振振有辞,试图与杜布进行辨理。
“哎哟!”
突然,朴垓痛哼了一下。
原来,搀扶他过来的婆娘拧了他一下。
——
“郎中,您别吓唬我。”
朴垓婆娘说道。
“我们是穷人家,但我们老实。
“如果您治不好,我们也不会闹事。
“作为皇城根的良民,我们坚决不作‘医闹,更是反对‘医闹。
“至于诊金这一块,您看着办就行。”
朴垓婆娘一边说,还试图给杜布塞一个红包。
杜布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红包里钱不多,最多就只能五十文、也就是半两银子。
——
“怎么回事?”
杜布心里纳闷。
自己只是实话实说一番。
然后,患者试图与自己进行辨理,患者家属则试图行贿。
自己在“书洋镇连家医馆”坐诊和作游医的时候,也不曾经历这些。
“难道这皇城里,还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纳闷的杜布转头去看指导自己的“上七窍”主管乔布诚博士。
而乔博士现在很忙。
他没有搭理杜布。
——
“我只是实话实说。”
杜布道。
同时,他法力稍稍涌动,将那红推了回去。
“我也勉强算是一个读书人,对读书很有兴趣。
“当然,我也来自于乡下,知道家里穷的滋味。”
杜布说道。
而在这样说着的同时,杜布注意到,朴垓及其婆娘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
似乎杜布说“穷”,是当面伤害了这对夫妻的面子。
但杜布没有顾忌这么多。
“你们说一说,究竟是怎么样染病的?
“我看朴垓兄你这眼疾染病时日不短啊!”
杜布说道。
——
“确、确、确实我们挺穷的。”
见朴垓默不作声,其婆娘迟疑着说道。
原来,朴垓一心一意只想考取功名。
所以,他一天到晚地读书。
因为每天要是不读书,他就会失魂落魄。
而读书是一件很让穷人家带来负担的事情。
因为一方面买书要钱,读书要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它还相当于家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
一进一出之间,家里变穷了。
在皇城里,“因读致贫”和“因病致贫”一样可怕。
不少贫寒家庭是谈书色变。
“焚书坑儒”是贫寒家庭常见的做法。
——
但婆娘喜欢朴垓那诚实和兢兢业业的样子。
所以,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并且,陪嫁还不少。
朴垓婆娘说,由于负担重,陪嫁都早已用光。
因为两口子负担并不轻。
而朴垓家还有八十岁老母。
夫妻俩生育了五个子女。
家里负担挺重,小孩营养不行,体弱多病。
——
现在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朴垓婆娘那卖青菜的摊子。
不得已之下,朴垓读书更加用功。
他想要早日考取功名。
但自己越用功,心里越着急,学习效果越差。
连续考取三次,结果都功名不就。
后面,家里穷得甚至蜡烛亦买不起。
近几年为生计所迫,朴垓找了一份活计,即帮人抄书。
夜晚抄写细字的书,很费眼力。
抄写多年,朴垓身体也变差了。
眼疾开始出现。
这表现在双眼看近的还行,远地方看不清楚。
——
而近来揉搓了一下眼睛,他竟然染上了角膜炎。
夫妻俩实在挨不过去,才想方设法过来看病。
而现在,朴垓甚至还有双目失明的危险。
这让俩夫妻很是害怕。
“我家丈夫先是‘因读致贫,然后‘因病致贫。
“恐怕真的就只有‘焚书坑儒一条路了。”
朴垓婆娘叹悠悠地说着。
其双眼含着泪花。
而朴垓则默不作声。
其脸上浮现出羞惭的神情。
——
此时,门外传过来敲门声。
然后,门被推开。
“郎中,要轮到我老娘了吗?”
杜布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他搀扶着一位年事已高、目中有翳的老奶奶。
“我们已经等了好久了。”
中年男子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好了,快了!”
杜布回应道。
刚才听朴垓婆娘讲故事,结果自己被绕进去了。
隔壁的乔布诚博士,已经看了五位病患。
现在其他患者在催促,杜布不得不加快节奏。
——
【患者姓名:朴垓。】
【性别:男。】
【年龄:三十七岁。】
【疾患:息肉孳生,角膜炎感染。】
【柴胡、芍药、栀子仁各四两,决明子、泽泻、黄芩、杏仁各三两,升麻、枳实和栀子仁竹叶各二两,用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后分三服口服,共服汤药十八剂。】
【用温凉汤药清洗眼睛,一天三次。】
【治疗期间,不得看书。】。
杜布将方子交给了乔布诚博士看。
后者对方子表示同意。
看到朴垓在其婆娘搀扶下离开,杜布叹息。
这次诊疗费恐怕不低。
当然,即使花钱,也还是要治病。
未来这位中年书生仍将维持“生计艰难”的处境,除非考取了功名。
——
在朴垓在其婆娘搀扶下离开的同时,那位带着老娘来看病的中年男子进入了眼科室。
仔细检察,老人属于“息肉孳生”。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目中有翳。
老年妇女并没有其他疾患。
至于治疗,则要用细针和细刀结合进行剔除。
剔除时,在乔布诚博士的指导下,杜布使用“多苎叶蒟”这种杜布熟悉的药材的汁液,注入老年女性患者的血管,以麻痹其痛觉。
在剔除中,杜布在细针和细刀注入紫炎。
这玩意儿带有玉胎修士的一丝潜力,因此它能同时帮助剔除干净,并且帮助愈合伤口。
两盏茶功夫后,老年患者即恢复如同常人。
——
“同修大才,比我们这些引气修士强多了。”
乔布诚博士给杜布竖起大拇指。
其实,对于刚才的动刀,先天武者即可进行。
只是没有杜布这么好的效果罢了。
杜布估计,如果是先天武者来做,老人家至少要半个月才能恢复。
一会儿后,老太婆及其中年儿子给杜布送上了锦旗。
【郎中神乎其技,老太婆幸遇神医。】
这是锦旗上的题字。
看到这题字,杜布心里成就感满满。
毕竟,第一天就得到表扬,也是不错滴!
——
在眼科呆了三天,杜布诊断了上百起病例。
同时,他也“一心八用”,乔布诚博士
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眼疾。
有的是微菌侵染引起的“青光眼”、“红眼”、“沙眼”或其他出血性的眼病。
对此,杜布结合“青苹果医馆”和自己的丹方与经验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
但其中也有一些棘手的问题。
有的患者是弱视、近视、远视、散光、斗鸡眼、口眼歪斜、反复眨眼、视网膜脱落、突然失明、先天性失明等情形。
对于这些涉及眼球自身病变等原因的眼疾,乔布诚博士经验丰富,基本上弄得挺清楚。
——
像弱视儿童需要及时矫正眼位,训练固视,从而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
近视、远视、散光、斗鸡眼和视网膜脱落等需要注意用眼习惯和病患经历。
它们都可以结合刀针结合来改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随时检查和校验患者视力。
对此,乔布诚博士与皇城的其他医馆相交流,共同制定了许多的视图表和测量工具。
而像因受凉、中风或感染等引起的面部麻痹和口眼歪斜,凡人们基本上束手无策。
但在修士这里,只要凭借灵力的注入,那就可以帮助改善。
而杜布拥有法力,效果更是好得一塌糊涂。
不过,对于那些眼球爆裂、先天性失明的情形,杜布却是无能为力。
——
眼科之后,杜布来到鼻科坐诊。
指导他的仍然是乔布诚博士。
其涉及的病症有鼻息肉,鼻外伤、鼻出血、鼻炎、鼻窦炎、鼻囊肿、鼻瘤等各类情形。
“郎中,我经常鼻塞。”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来到杜布诊疗桌前。
“好的,我看一看。”
杜布道。
一番望闻问切,杜布发现患者睡眠不好,容易打鼾,鼻腔分泌物较多,伴随有面部肿胀或疼痛感,嗅觉有部分丧失的情形。
其他方面则没什么大碍。
——
第25章 “青苹果医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