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芗凤阁”的日常(下)[2/2页]

四十九弦修士 理过次发的左手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贾大勺有些好奇,因为这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的分量了。


      “我家的‘五弟也要吃中餐啊!”


      贾布指了指肩膀上的杜五花。


      “那你先付账吧,一两五银子。”


      这价钱贵得离谱。


      如果一天三餐都这样吃,一天就得四两半银子。


      一个月要一百多,一年就要近两千两银子。


      贾布有些肉痛,但还是先付账再说,因为现在正是自己长身子的关键时候。


      贾布示意了左手上的墨玉手环,银两轻易就扣除了。


      “记得稍微多放一些仄米椒!”


      提醒了贾大勺后,贾布带着杜五花,来到一个紧邻排水沟处的位置坐下。


      ——


      不久之后,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子,分量都超级足。


      仄米椒的刺激,芫荽的气味,恰到好处的调料,以及劲道十足的牛肉,让贾布吃起来很是舒畅,不知不觉就吃得撑了。


      杜五花同样吃得很嗨,它伸长脖子将一片片的生牛肉摊开,然后分别放上花生米、谷粒和青菜,最后再用生生肉片将后二者包裹,并吃进肚子里。


      它一边吃,一边拉,接到屁股后面的排水沟里。


      “啧啧啧,一只野鸡吃东西还这么讲究啊!”


      贾大勺瓮声瓮气地说道。


      兄弟俩没有理睬贾大勺。


      其实,这儿有很多仆人都有这好奇心。


      吃饱了后,贾布带着杜五花离开了“芗食园”。


      这儿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


      返回“芗凤阁”,贾布再度见到了值守的司掌贾笠阳。


      “请问灵石是什么?”


      贾布从三长老贾风书那儿知道了这东西,再从“藏书阁”看到了其用途,想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门道。


      而多问一问,多方印证,总是没错的。


      而现在是午饭过后,说一说话也好促进消化。


      贾笠阳把头转向一边,但几根手指动了动。


      对于这个动作,贾布很熟悉。


      因为在摩托罗县城的时候,每当爸爸要向肖黑石老掌柜请教问题,后者的手指头就不由自主地抽筋。


      而爸爸一将那银两送过去,他的抽筋立刻就好了。


      依葫芦画瓢,贾布将十两银子递过去。


      虽然自己是长老的上门女婿,但这样的事情是属于自己的事情,需要单独解决。


      再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情。


      ——


      “它是修士们用的东西,类似……”


      贾笠阳的话停了下来。


      贾布明白,又是十两银子递过去。


      “普通的灵石呈铁灰色,手指头这么大,称为‘下品灵石;下品灵石是最低等级的灵石,相当于等重黄金的二十倍……”


      又是十两银子,话题得以继续。


      “中品灵石呈银色,手指头这么大,它相当于一百块下品灵石。


      “上品灵石呈黄金色,它相当于一百块中品灵石和一万块下品灵石。”


      收到四十两银子后,贾笠阳回答起来毫不拖泥带水。


      贾布见贾笠阳的回答似乎没结束,再次将一百两银票递过去。


      “无论是哪种灵石,都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种。


      “有属性灵石包括金属性灵石、木属性灵石、水属性灵石、火属性灵石和土属性灵石,乃至冰属性灵石、雷属性灵石等。


      “无属性灵石包括阳气旺盛的‘阳灵石和阴气旺盛的‘阴灵石,它们可以与那些不同五行属性的灵石相交叉。


      “特定灵根进行修炼时,如果能配合特定的灵石,效果事半功倍。”


      ——


      返回“芗凤阁”二楼房间后,贾布腹胀如鼓,一顿稀里哗啦,然后用水冲洗了屁屁。


      休息半晌,习练一段时间的武艺,贾布汗流浃背。


      而所有这些习练只能是帮助保持状态,而不能促进修为提升。


      而离开摩托罗县城后,自己的修为增长已完全停滞。


      “要不要提升自己的实力?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实力?”


      对于这两个问题,贾布觉得一时难以决定。


      因为按照贾家的修炼法则,要提升自己的实力,那就只能成为引气修士。


      但成为引气修士,却又违背贾家的修炼法则。


      “这个问题将会带来很长时间的困扰,而且它们暂时不是那么紧要。”


      贾布暗中作出了决定,因为在他看来,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长得高大壮实,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上门女婿。


      因为在贾布眼里,自己必须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父亲教导说,“不要轻易去许诺什么,因为一旦答应了,那就必须要做到。”


      ——

第3章 “芗凤阁”的日常(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