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1/2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喜烛边,已经换了常服的崔十一娘笑吟吟的看着进门的李善,“郎君回来了。”
      成亲后,“郎君”将成为崔十一娘的专用词汇,呃,小蛮、周氏也能用,亲卫、仆役对李善要改称“阿郎”,以后的儿子要称小郎君。
      李善一边也换了常服,一边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着十一娘,毕竟拜堂的时候只能看脸,现在才发现,不仅仅是个子高了啊。
      “以后便称十一娘可好?”
      崔十一娘有些意外,但想了想点点头,按道理来说李善封爵嗣王,十一娘乃是正妻,应该称呼夫人,但朱氏是郑国夫人,难免有些混淆。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多久,因为李善得李渊信重,又于国乃有大功,自解兵权回京,不管是因公因私,十一娘都会很快得到正式的诰命,只不过不知道是夫人还是王妃……毕竟李善不是皇氏血脉。
      至于李善记忆中历史上的娘子这个称呼,其实应该是仆役对崔十一娘的称呼,如果将来生了女儿,那就是小娘子。
      “可曾用饭?”
      “适才阿家遣小蛮来过了。”
      隋唐沿袭南北朝,公公婆婆称为舅姑,最有名的就是那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不过平常儿媳对婆婆的称呼就是“阿家”。
      “那就好。”落座后,看着桌岸上的用红丝线系在一起的两个葫芦瓢,李善笑着叹道:“终于到最后一关了。”
      崔十一娘掩嘴而笑,“三姐临走前已经斟酒。”
      的确是最后一道关了,合卺礼,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交杯酒。
      李善低头闻了闻,也笑道:“还好是米酒,若是玉壶春,那今晚可就耽误正事了。”
      一句话惹得崔十一娘脸颊绯红一片,只觉得李善的视线如若火焰,烧的脸上滚烫。
      李善啧啧了声,看来虎狼之词人家承受不起,以后得慢慢调教,一边想着那些不能写的,一边端起葫芦瓢,身子前倾,崔十一娘端起另一??,也身子前倾。
      甜甜的米酒入喉,李善很是无所谓,而崔十一娘脸色更娇艳三分,小心而仔细的将两个瓢扣在一起,用丝带缠绕,这叫“连卺以锁”。
      李善耐心而很不耐烦的等着,因为怕闹出什么庶长子的笑话,更怕周氏、小蛮有了身孕被逼着打胎,算算看李善已经做了将近两年的和尚了,耐心实在被消磨的所剩无几。
      “娘子……”
      这句话一出,李善这才发现新房角落里还站着一个侍女,上前扶着崔十一娘……后者好像不胜酒力有些晕眩。
      李善瞥了眼葫芦瓢,量还真不小……三姐真是好算计!
      不用玉壶春是怕我干不了正事,倒了这么多米酒是为了让我干好正事!
      “出去吧。”李善起身接过崔十一娘,搂着瘦削的肩头,将侍女赶出了新房,小心翼翼的放在床上。
      “郎君……”
      “别怕,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李善伸手要去解衣裳,崔十一娘却条件反射的躲了躲,才低不可闻的呢喃了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