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四章 送礼(上)[2/2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便可启程。”朱玮迟疑问:“只是……当年怀仁于东山寺设粮仓,除了日常所用,不许外用。”
      “最早一批都快两年了,粮米难以久存。”凌敬摇摇头,“河东望族卡住粮食这道口子,怀仁不得不让步。”
      “以马引换粮,此策的确精妙,但一时半会儿只怕难以奏效。”
      “先送过去顶一顶,顺便换一批良驹来。”
      李善赴任之前叮嘱过,庄内大小事务,均以凌敬为主,朱玮立即点头应下。
      这些事凌敬早有思量,从李善来信中判断,云州居民、草原部落对盐、茶叶甚至漆器、瓷器都有不小的需求量,但总有分层,只有玉壶春是不分阶层,男女老幼贫贱富贵都爱之。
      所以,玉壶春成为了走私量最庞大的货物……李善能操纵这条商路,一方面是因为代县令、驻守雁门,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玉壶春。
      所以,李善不能让河东望族卡住这个口子……光是第一批良驹,李善将北市抽水全都填了进去才将裴氏、柳氏商队携带的牛马全都拿下来,为此还要将下一批酒坊出产大部分送出去。
      苏定方有些奇怪,“送些良驹回来作甚?”
      “河东购粮,绕不开河东望族,难道其他地方就能绕开?”凌敬哼了声,“李楷、王仁表、柳?]、房遗直、杜荷、长孙冲……”
      朱玮立即明白了,一方面是要打通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李善维系人脉关系,但想了想他迟疑道:“好像大都是秦王府子弟?”
      “京兆韦氏送两匹过去,还有魏玄成,呃……”凌敬顿了顿,“还有什么人要送?”
      朱玮神色微变,笑道:“太子中允王叔?,祁县王氏出身,曾数度赞誉怀仁……”
      “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年初安抚山东,回朝后赞誉怀仁筹谋山东之功。”
      凌敬随意点点头,反正至少这时候,李善是不能也不愿直接卷入夺嫡之争的,不过这老头也心想朱玮在东宫那边到底有什么渊源,但好像怀仁已经有所揣测。
      苏定方突然想起一事,试探问:“崔舍人那边……”
      这方面的事苏定方向来不太注意,他只是记得听人提起过,荥阳郡公郑善果的母亲出身清河崔氏,是中书舍人崔信的堂姑,两家走的很近。
      “无需如此。”凌敬捋须笑道:“那边怀仁早有安排。”
      哎,李善前世没给岳父岳母送过礼,没经验啊,也是,他到穿越前都是单身狗……而凌敬也没考虑到这点。
      “前日在平阳公主府见过那位崔小娘子。”朱氏突然开口,“隐隐问起,大郎何时回京。”
      朱玮笑道:“天合之作啊……不过记得崔小娘子才十一二岁。”
      一般来说,唐朝女子定亲在九岁到十四岁之间,明后年定情都来得及。
      凌敬微微摇头,“听人提起过,崔舍人赞怀仁才情,但其妻张氏颇有不满。”
      “未必如此。”朱氏反驳道:“那日张氏多方打探……”
      其他三人都忍不住咧咧嘴,那篇《爱莲说》一出,张氏就算百般不愿也无可奈何了啊。
      朱氏一边说着,一边心想那日送出的金步摇很得张氏喜爱,自己还特地提起是大郎从雁门送来的。
      一般来说,步摇是妇人佩戴,未出阁的娘子佩戴步摇很少见。

第三百九十四章 送礼(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