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2章 治国安民之策,在何处?[2/2页]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八零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璋相当的不满。
      现在又听到,这天道在盘点张居正的感悟,
      一下子就认同了张居正的观点。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淡淡的言道:“用最简单的两个来概括,不就是腐儒吗?”
      在整个大明王朝十六个皇帝中,对腐儒态度,是最为深感厌恶之人的明成祖朱棣,在他的统治下,是不会给予这类人过多的生存与壮大的空间。
      ......
      大宋高宗界(1161)。
      济南公子辛弃疾:“这一段天道讲述的用意,是在告诉我等治国救民之策,在不同的时代,就应该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不能过于迂腐在圣贤书本之上,而是要在脚下,在手中,在百姓中,在武力上...”
      ......
      【离乡二十载,归乡已半百。】
      【早已物事人非,特别身份地位都不同之后,纵是张居正能束袖躬耕,并能与乡亲谈论农事,家里长短,张居正也能感觉到乡亲的恭维与隔阂。】
      【张居正不是在体恤民情,也就是关心民瘼,只是想找回当初的那份能与百姓民众畅言的纯粹与质朴的感觉。】
      【最后,张居释然一笑,是自己贪心了。于是放下农具,走出乡田,做他大明权臣,大明摄政王,该做的事情...】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从民到官难,再想从官回民,即难,又不难。”
      “现在天下皆知张居正,乃是大明王朝的摄政王了,谁能不恭维与巴结?”
      对于张居正想要回到以前年轻时的景象,那就是在痴心妄想,除非就算有一天他张居正被贬为民。
      但他的身份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改变不掉...
      ......
      【于是,张居正在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微服走访市井,看一看此时在大明朝廷之上,看不见的大明天下。】
      【很快,学院之风,再度进入到张居正的视野中。】
      【他们高谈阔论,畅谈天下,在这看似充满激情与智慧碰撞的场景背后,张居正敏锐的察觉到了异样。】
      【这些书生们,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对时政的分析更是头头是道,然而细听之下,却多是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未经世事的稚嫩之见。】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言辞世界里,对于民间真正的疾苦,政令推行的难处一无所知。】
      【张居正不动声色地穿梭在人群中,心中忧虑渐深,在人群中每走动一步,就仿佛过了时间长河,一步步走回到了晋末一样的时代。】
      【唯一与晋末时代,清谈玄学之风盛行不同的是,大明王朝此时盛行的却是以阳明心学为基础的讲学之风。】
      【从街头巷尾,至书院讲堂,到处都在热议着“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
      【然而,在张居正眼中,这看似蓬勃发展的学术浪潮,却暗藏着看不见的危机。】
      【张居正何人?乃是阳明心学大家徐阶的得意弟子,又怎会不懂心学?】
      【看着那些借着讲学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
      【以争论,抨击时政,抨击天灾人祸,抨击传统儒学思想等,来实现着他们为人不知的个人目的...】

第282章 治国安民之策,在何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