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8章 不尽人意[1/2页]

抗战之重整河山 鱼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7日凌晨,江东也赶到了靖江,将现场观摩火箭军的第1战。
      凌晨3点之后,长江北岸暗流汹涌,数以10万计的渡江部队和各种各样的渡江工具从黑夜中悄然浮现。
      冲锋舟、两栖运输车等进入最佳状态,时刻准备向南横渡。
      由伍国华指挥的第3集团军的炮兵部队也将炮口对准了预定目标,上千门火炮分布在十几个阵地上,他们将是渡江部队最好的掩护。
      空军将出动两个航空团,270架战机掩护作渡江部队。
      在其他方向,第6集团军、装甲集团军以及海上的两大舰队也做好了准备。
      攻击将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也将是全面和全线的。
      临近拂晓火,箭军的东风1号加注满燃料,做好了发射准备。
      因为东风1号的性能还不稳定,安全起见,江东被安排在了距离火箭军阵地约两公里外的一个山丘上。
      王老虎在前线指挥,谢成瑞于后方掌握大的行动方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他予以厚望的东风1号之中。
      在未来的军事领域,导弹将成为最关键、最重要、最具威慑力的武器。
      万事开头难,东风一号是军事科学研究院的起步之作。
      只要东风一号经得起战火的检验,那么后续的研究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火箭军的司令官高文站在江东边上,他将自己的指挥部也设在了这里。
      天边出现一丝鱼肚白后,江东看了看表,发现攻击时间已到。
      他向身侧的高文点了点头。
      高文会意,下达了导弹点火的命令。
      江东将望远镜转向了导弹发射阵地,心跳在不知不觉中加快。
      火箭军将一次性发射10枚东风1号弹道导弹,目标是100公里以外的江阴要塞。
      这一朵又一朵橘黄色的火焰之中,东风一号接连升空,没有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
      江东和高文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在他们边上,无线电里传来了科研人员汇报导弹飞行状态的声音。
      10枚东风1号像是10颗流星,在佛晓的天空中,它们的尾焰是那般绚烂和美丽。
      正准备渡江的20多万第3集团军战士全部发现了头顶的异常,大家齐刷刷地抬头仰望,眼中现出惊疑和好奇。
      每一枚东风一号弹道导弹的造价在35万银元左右,成本可以说是极其高昂。
      用10枚导弹打击一个要塞,是不具备任何经济性的。
      空军的钻地炸弹也能解决江阴要塞,但江东还是首先让东风1号登场。
      原因无他,导弹是未来军备的发展方向,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有充足的试验数据。
      空军战机升空,火炮也做好了炮击准备,但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在东风1号打击目标之后。
      王老虎举着望远镜看了一眼头顶的天空,嘴里啧啧称赞道:
      “是真他娘的好看啊,就不知道实不实用。”
      战机上的飞行员看得更加真切,他们躲在导弹的飞行路线之外,嘴巴半张,颇为惊讶。
      在前面80多公里的飞行过程中,10枚东风1号飞行状态正常。
      随着导弹进入俯冲阶段时,很多问题便开始出现。
      在10枚导弹中,有两枚开始缓慢偏离方向,继续飞行下去,它们将在距离江阴要塞10公里以外的地方爆炸。
      无线电中科研人员的声音有些急切和慌乱起来。
      站在江东边上的高文看上去有些尴尬。
      江东的脸皮微不可查地抽搐了几下。
      在此之前,东风1号已经进行了10余次飞行试验,每次都会出现问题。
      一次性发射10枚,是所有试验中数量最多的一次。
      ‘只有两枚偏离了预定方向,还好……还好……
      江东自我安慰。
      他刚这般想时,望远镜里又有一枚东风1号出现了异常。
      江东不知道具体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他看到导弹的尾焰突然消失,那枚导弹就像是一只折翼的鸟儿,无力力从天上坠落。
      在王老虎和第3集团军20万战士的紧张注视下,导弹噗通一声扎进了汹涌的长江。
      下一秒!
      “轰!!!!”
      数十米高的水柱腾空而起,彻底打破了佛晓的宁静。
      江东很快接到报告,导弹落进了江里,没有误伤。
      望远镜里已经看不到导弹的身影了,江东和高文只能通过无线电的播报了解它们的飞行状态。
      100公里的距离,导弹只需10多分钟便能飞到。
      江阴要塞里的小鬼子一直属于高度戒备状态,因为精神紧绷,江对岸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驻守江阴要塞的小鬼子有两个大队,2500人左右。
      防空阵地很快发现了朝要塞飞来的导弹。
      鬼子士兵不知道天上的红点是什么,本能的感觉到危险,立刻拉响防空警报。
      在尖锐的防空警报声音里,日本士兵很快进入了战斗位置。第908章 不尽人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