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与核潜艇共存的科学们[2/2页]

主旋律也能出圈 黄狼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国内很多船舶制造专业的顶尖人才,几乎都已经快要放弃制造核潜艇了。
      毕竟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实在太大。
      而且消耗的资源呢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没有把握,那几乎就是在烧钱。
      而更为恐怖的是,此刻国内的很多船舶专业的优秀人才,其实压根就没见过正儿八经的核潜艇。
      因为老大哥只教了他们仿制技术,还都是常规潜艇。
      所以上级部门其实是打算把这个事情放一放。
      这一放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后,国内的船舶技术和市场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然后黄旭化就打算重启核潜艇项目。
      重启项目压力很大,他将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和嘲讽。
      还会有人说凭他们的技术,根本不可能把核潜艇造出来。
      可是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候。
      彭士录,还有和他一批的志同道合者站了出来,他们力挺黄旭化。
      并且坚信以国内的船舶制造技术能造出核潜艇。
      就是在这么坚定的信念下,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90厘米厚钢板的加工设备!
      水滴型潜艇构造!
      还有调整核潜艇内部设备的布局的各方面因素的手段!
      这种种技术,都是他们在不断探索当中用尽一切,才好不容易弄出来的。
      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会白费。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伟大祖国陆续实现了第1艘核潜艇的下水。
      同时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
      也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装备着导弹的核潜艇顺利下水。
      至此伟大祖国成为国际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但更让很多追着这个单元的网友们揪心的是。
      在88年的时候。
      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年龄已经不小的黄旭化竟然亲自下潜300米,去指挥试验的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要知道这事的风险很大。
      毕竟300米下,核潜艇的艇壳,每平方厘米就要承受30公斤的压力!
      此刻如果潜艇受到一点点影响。
      待在潜艇里的人想跑都跑不了,毕竟是300米的水下。
      所以在看剧的时候,很多网友都为黄总工程师捏了把汗。
      索性他很优秀,国内制造的核潜艇也很有安全保障。
      下潜300米的深潜试验获得成功!
      由此黄旭化也成为了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但这些对国内的核潜艇发展,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这话是黄旭化说的。
      可对于很多眼下已经把整个单元看完的网友来说,他们觉得黄旭化异常伟大。
      和他一起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而不断奋斗终身的人,他们也同样伟大。
      他们仿佛和核潜艇共存,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内核潜艇的制造。
      而很多网友通过这个单元,也算是了解到了国内核潜艇的发展,以及那些曾经为核潜艇事业做出过优秀贡献的先辈!
      同时通过核潜艇也了解到了伟大祖国的海洋基础战略防御力量。
      从而更加感慨与伟大祖国的澎湃发展。
      同时,很多人其实也已经了解到了核潜艇的重要性。
      就像第六集最后一句说的那样:“如今,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已成为海军捍卫伟大祖国主权,领土的完整与统一的重要力量……”
      ------题外话------
      最后一章,今天的更新大概是一万一千五百,算是达到要求,明天我尽量把时间提前卡到早上11点和晚上6点,大家看了之后早点休息,我先睡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与核潜艇共存的科学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