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九章 壮哉[2/2页]

从靖康开始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笑的一口白牙都藏不住。

 李敬给她说了。

 回到泉州,送她一个自己当初买下的茶园。

 其实她这趟赏功的金银,也能买下一个不小的茶园,李敬倒是建议她买点人,跟属下女官去搞个绸缎庄。

 回想起这家伙说这话的时候,娇羞中又带着满足。

 这让看在眼里的李清照十分无语。

 家里二十多个侍女都是大宋数得着的美人。

 还去招惹什么长公主。

 一个一个再一个。

 以后谁敢嫁到李家做大妇。

 本来想找李敬说说,不能再去招惹公主了。

 到了李敬跟前,却生生把话咽了下去。

 “敬儿,你姑父希望把这些经书都打包回到大宋,翻译跟他说,这里的经书都是宝贝!”

 巴格达储藏的典籍包罗万象。

 如蒙元大军那样往河里倒,染的河水都黑了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再说,哈里发由大宋新帝钦赐,经书成为大宋典籍。

 对于东方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已经让安南军协助了,只不过水师返航,最重要的是马匹,黄金,已经腾出了两条驳船装载这些东西!“

 “不够,你姑父喜欢的东西太多,我们来一趟西洋太不容易!”

 李敬摇头,没办法了。

 除了稷下学宫的学子,水师陆战队和靖字厢军都要驻留三分之一。

 守着大量缴获的一些财货。

 等着舰队返回大宋第二次前往西洋。

 “缴获的马匹太多,吃食就是大问题,科伦坡也好,马六甲也好,天气炎热湿润,而没有储备,都不适合中转,实在没法子,至少五万匹马必须要中转!”

 “你也是,明明吃不下这么多,偏偏要去打什么巴格达!”

 辽东训练的骑兵,都在眼睁睁望着西洋,等着马匹。

 李清照也知道,未来西域征战,马匹缺口大得很。

 这些马这么漂亮,回去就是解燃眉之急的。

 嗔怪的看了李敬一眼,就去找赵明诚了。

 终于返航了。

 会宁舰和几条新船只拖拽少量满载金银和马匹的驳船直航大宋。

 舰队其他蒸汽舰艇,将会带着大批驳船,分批次中转缴获的财货。

 至于那些个仆从军,李敬也丢了两万靖字军和水师陆战营带着他们去红海沿岸继续祸祸剩下的沙班塔尔港口。

 “这趟又抓了十多个西洋各部的首领和国主,加上原来的南洋六国,西洋十多国,东洋主动赶来的国主,还有金狗皇帝完颜吴乞买,辽国皇帝天祚帝,我大宋新帝登基,从未有过这般万国朝贺,壮哉!”

 开口的梁扬祖最近很沉默,李敬也没有给他安排事务。

 随着战事深入,大宋那边回报金狗把周宁抓了。

 梁扬祖就懵逼了。

 因为李敬找到他,希望他能作为大宋政治改良的替代者。

 金人抓了周宁,可是大宋百姓参政,监督官服行政的步伐不能停止。

 从幼发拉底河打到巴格达,一路跟着李敬,李敬一路给他讲述政治,律法,重重改良背后的意义。

 梁扬祖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起初朱琏说要让他和李纲,周宁等人轮相。

 他以为只是让他北上的噱头。

 山东势力勐将如云,干臣也很多。

 自己最多能成为李纲巡游各地以后,右相的替代者。

 可如今,替代周宁所提倡的变革之路,替周宁继续走下去,那是左相的位置。

 不是临时的轮相和替代者。

 是真正替皇后开拓政局,流传千古的位置。

 李敬开始讲述的时候,他还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觉得自己未必可以胜任。

 当李敬把前后讲透彻以后。

 梁扬祖甚至怀疑,周宁就是李敬推出来的傀儡。

 李敬之所以没有挽着袖子自己上场,是因为他很明白,军权比左相的位置更加重要。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特别是此番西洋之战以后。

 集天下财富奉养大宋,乃是大宋百姓的福祉,是华夏族复兴的正确举措。

 有了朱琏这样贤明的皇后,有了李敬这种能文能武的将领。

 他还犹豫什么?

 自己不仅替梁家在爷孙宰相之后,创造父子宰相的奇迹。

 还要做大宋最贤明的宰相。

 每天李敬零碎的讲,他就在一边记录,然后思考。

 直到三条蒸汽舰艇推着十几条商船返航,梁扬祖看着苍茫大海,依旧心潮澎湃。

 “壮哉,都说大宋文化鼎盛,武备松弛,连辽国西夏都打不过,跟着李副使下西洋的时候何曾想过,我大宋军仅用五万多靖字军精锐,就毫发无伤的打遍西洋无敌手!”

 此番西洋一路征战,连战连捷,靖字军各部和水师逼着仆从军作战。

 犹如闲庭信步,完全没有昔日河东之战时候对抗完颜宗望那样紧张。

 陈过庭也感慨万千。

 “现在谈打遍天下无敌手还为时太早,靖康皇帝在金狗手上,西域还是硬骨头,此番弄到了马匹,这些马儿恐怕还没有到大宋,宗帅就要张罗对西夏之战,然后远征西域。救回我靖康皇帝,别看辽东之战打的轻松,西域没有水师助力,重炮和粮草运输困难,不好打!”

 “有道理,金人去年看似不堪一击,放弃了辽东,白山黑水和燕云,其实在西面励精图治,也不知道太上皇回到大宋,会不会跟娘娘添乱!”

 需要参加新帝登基的重臣,稷下学宫学子统统第一批直航返回大宋。

 都聚集在会宁号上,喝着茶七嘴八舌的议论。

 李敬在一边听着也没有说话。

 他现在轻松的很的,这批朝臣和稷下学宫的学子跟随西洋这趟。

 眼看着仆从军的残忍,对朝廷武将,军队的看法脱胎换骨了。

 大宋不可一日无强军。

 他们甚至插话大宋商人对于此战之后,继续向西拓展大宋商路的讨论,

 北上红海之后,沿着商路继续北进,哪里还有更多的国家,在那些地方,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比黄金,白银更有价值,只要有宋军护航,甚至折道紧绕过紧挨着红海那片大陆。

 他们有信心替大宋卖出更多的货物,换回更多金银,缴纳关税,支撑更加强大的宋军与金狗决战。

第二百七十九章 壮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