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眼里有星星,也有自己[1/2页]

从靖康开始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无双虽然到了登州,这几天一直在张罗着发往日照,即墨,扩散到莒州,密州,来州方向的货物。

 四处奔波,在商铺,在老板,伙计面前,她是精明的老板娘。

 回到临海居,到了李敬跟前,又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敬时不时的称赞,美人脸上顿时眉飞色舞。

 当李敬认真的给她说一些账务,商务上的细节,她又掏出了随身的小本本。

 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

 尤其是李敬的大哥李敏,一口一个弟妹。

 顾无双觉得整个人都醉了,恨不得揉尽李敬的身体里。

 可是她有有些害怕,李敬太会玩了。

 也不知道哪里学的折磨人的手法。

 每天晚上尖叫连连,别说陈书倩能听见,楼下的侍女们也听见她的叫喊。

 看向她的眼神都跟别人不一样。

 她能感觉,羡慕她的不止是这些侍女,帝姬,宗姬,甚至部分太上皇的女官也对她有着羡慕的眼光。

 回想当初在恩州跟李敬横眉冷对的日子,她自己都觉得好笑。

 亏得是李敬先遇见她,要是她在汴梁,跟临海居的其他女人一起被李敬救出,她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运气和勇气,走到李敬身边。

 今天回到临海居,皇后娘娘,太妃,姑姑都在,楼下还有李远和赵明诚,李敏几个人在喝茶下棋。

 这个阵仗,吓了顾无双一跳。

 连忙对着她们福礼。

 “无双回来了,赶紧上楼去,娘娘在楼上呢?”

 “我们李家人多了无双,简直就是一尊财神,怎么感觉家里都衣食无忧了!”

 李远,赵明诚跟李敏可不敢拿寻常小妾身份看待顾无双。

 不单是顾无双每月定期给李家这三系亲卷供应一些日常用品,胭脂水粉,海鲜特产。

 她还是娘娘身边的女官。

 顾无双笑着跟他们三个人点头,就上楼了。

 可是刚上楼,就看见李清照和乔太妃拉着手下楼,还给她在嘴边竖起了食指。

 “祁虹说娘娘很疲累,亲手推拿着,她就睡着了,我让女官守在门口,让祁虹带人楼下候着,你跟书倩一起去我那边别院!”

 听见皇后在自己家的别院睡着了。

 顾无双都有些错愕。

 不过看着乔太妃了李清照一脸笑意,也跟着下楼,看着李清照招呼自家人,一起到旁边去了。

 错愕的不仅是顾无双。

 等李敬在海边游了一圈,跟着陈过庭,周宁,李纲一起回到别院的时候。

 同样错愕。

 “娘娘太累了,一边心忧国事时局,一边要照顾柔嘉帝姬和众多的孩子,也要管着这么多女官,嫔妃,各种事情都往娘娘哪里送,以她的性格,又处处谨慎!我推拿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娘娘晚上肯定睡的不好!”

 知道眼前的众人都是未来大宋的重臣。

 祁虹和几位守在楼下的侍女礼仪端正,一边说,一边还给李敬拿了一件袍子。

 这家伙洗澡完了,还没有冲澹。

 李敬本来想去祁虹她们房间去冲澹,想了想还是算了。

 当着李纲,陈过庭和周宁的面,在皇后睡着的小楼下洗澡有些不好。

 听说李清照他们去了分给赵明诚的宅院,于是干脆过去。

 周宁却盯着祁虹眼睛都不眨。

 直到陈过庭拽了拽他,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失态。

 出门以后,看见陈过庭把自己望着。

 才张口问道。

 “陈侍郎久居京城,可听说过李师师?”

 京城居住的人,怎么可能没听说过李师师,她那么大名气,十几岁带着矾楼名动京城,秦观写了《一丛花》,顿时让这位美人艳压群芳。

 谁料一曲新词动帝王,身为皇帝的赵佶,化名赵乙。

 在童贯,蔡京的撺掇下,微服出宫。

 勾栏听曲。

 回皇宫的赵佶还对着嫔妃大言不惭,说论才、论貌、论人品,后宫嫔妃无一人能及李师师。

 他也曾经与皇后嫔妃闲聊说起李师师,对于谈及宠爱她的原因打过一个比喻:

 “假如从你们嫔妃当中挑出一百人,把钗环首饰卸下来,换上素妆,让她同样打扮,混在一起,人们一眼就能认出她与你们的不同,她那种气韵风采,不是仅仅能从面貌和身段上的美去体会的”。

 所以周宁一提起来,陈过庭就想起了此人。

 “你可说的是昔日秦少游笔下,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的李师师?”

 周宁摇头,被秦观,周邦彦,赵佶追捧的李师师,年龄只比李清照要小一些。

 也许是不甘于美人昭华远去,香消玉殒。

 汴梁城又出现一位李师师。

 “不是,这是十几年前的李师师,不是后来的李师师!”

 “我想起来了,后来汴梁确实出现了一位新的李师师,不过我的薪俸,是去不得那等场所的!”

 陈过庭是在赵桓继位以后,才从黄州调任汴梁的。

 他到汴梁时候,朝廷刚签订城下之盟,穷的连薪俸都发不出来。

 再说他跟那些个汴梁老臣又不熟悉,又不是主和派派系,谁请他去那些风月场所。

 “我是宣和七年进京城的,见了太上皇,给一些京城同僚宴饮,他们就请来了小李师师,远远的听了一首曲子!”

 此刻的周宁,望了一眼李敬。

 李敬岂能不懂他说的是什么。

 周宁笑了笑继续说。

 “这位小李师师也许没有人追捧,或许容貌也没有十几年前哪位倾国倾城,成名时候年过双十,有些偏大,也不是清官,可是一手琴技,一身舞艺,出神入化,叹为观止!”

 李纲也是宣和七年才奉调回京城任职的。

 只不过因为建议赵佶传位赵桓,方便南巡避难,才被赵桓任命为尚书右丞。

 对汴梁城的风月场,甚至没有这位在山东做宣抚使的周宁熟悉。

 “本官也听说过小李师师的艳名,周公如何想起此人?”

 “随口说说,随口说说,也不知道此女是否避过靖康之难!”

 周宁见李敬听懂了,怎么可能多言,

 李敬笑了笑,没想到祁虹还有这样的故事,他不在意,管她以前是做什么的,如今愿意跟着自己,哪怕看在陈书倩的面子上,李敬也愿意养她一辈子。

 陈过庭回想起刚才周宁失态,也听懂了。

 李敬家的侍女,歌舞,乐器的水平之高,他从来不掩饰。

 倒是这些侍女,在表演时候,似乎都收着。

 几次乔太妃,郑太后都在让她们放手弹奏,表演,不要怕压了帝姬和王妃们。

 看着李纲和周宁先一步跨入宅院,偷偷在李敬低语说。

 “李宣抚使艳福无边,着实让人羡慕!”

 “陈公要不要我送你两个扶桑小妾?如果要高丽的也可以,最多半年就给你弄来!”

 “去你的,老夫没有黄灿那么缺德,一把年纪了,一次纳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妾,说话她们都听不懂,还一枝梨花压海棠!”

 “不要后悔哦?”

 “你要是硬送,老夫就敢收,你能挑中的,送人都有台面!”

 陈过庭别了别嘴,你要给我送来,我就去送给赵明诚,老子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靖康之难过去了半年多。

 云集在济南,临海居的朝臣们,一直在讨论大宋为什么会遭此劫难。

 以后该如何避免再次遭遇。

 有提议要提高武将待遇的,也有要改良政务的,也有人提议要在各地建设堡垒的。

 周宁和李敏带来各地的意见,七嘴八舌的在李清照的别院里讨论。

 刚在海里游了一圈的李敬,冲了个澹水澡出来,静静的看着周宁装逼。

 不停的谈论着平民参政的好处,列举出各县民意代表提出的经济,民生,军事发展的建议,以及他针对民意代表和地方官员之间设计的钳制规则。

 听的李纲两眼放光。

 李纲,陈过庭,曹辅都是御史出身。

 风闻奏报,弹劾别人容易,真要是自己独立面对一地执政,在对待具体事务的时候很欠缺。

 李敬甚至感觉这几个人没一个比得上在地方上蹉跎多年的宗泽,要是宗泽在这里,绝不会让周宁一个人侃侃而谈。

 自己那个姑父,就更别说了。

 就目前知府那个位置,都需要人提点和督促他做事。

 几个人还叫来了刚从登州回来的张叔夜和黄灿。

 一边喝茶,一边就那些民意代表的提议,争论的不可开交。

 甚至连叫他们去晚餐,他们也不去,还让人把饭菜李清照的别院来。

 乔太妃刚开始听着还新鲜,还拿笔记录,后来发现他们争论的一点新意都没有,看李敬听着他们谈论,一言不发,甚至有些无聊。

 在她耳边轻轻低语。

 “这里太闷了,我们去吃饭,《天龙八部》写完了,你帮我看看之后写什么!”

 对政务不感兴趣不止是乔太妃,连李清照,顾无双也听的很乏味。

 “我们去吃饭,吃完晚饭再说,刚才柔嘉帝姬在睡觉,也不知道睡醒以后会不会找皇后!”

 跟几个老头子在一起纸上谈兵有什么意思。

 李敬给哥哥指了指主楼的方向。

 李敏有些不好意思走,好难得跟前辈学习政务的机会。

 看她们不走,李敬把胳膊一伸,干脆让顾无双挽着自己就出去了。

 他还没有走到主楼,就看见小帝姬领着一群孩子,在新招募的几个禁军女侍卫的跟随下,疯跑过来。

 “李敬,李敬,今天的响螺,螃蟹,好大哦!”

 赵柔嘉虽然在同龄的孩子里显得心思成熟,可终归还是一个孩子。

 每日送到临海居厨房的海鲜,她最爱去看看。

 胆子也挺大,看着厨子把螃蟹钳子捆好,总是让禁军们帮她捉来看看。

 李敬送了些钢丝到麻纺织厂,让他们做了一些地笼,这个比较适合捕捉螃蟹,大虾。

 又让做渔民的水师和船厂家属们先尝试捕捉,毕竟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把最好的鲜活海产送到临海居卖高价,偶尔碰见李敬和娘娘在,还能得到赏钱。

 赵柔嘉看见了龙虾和李敬,都忘了自己是出来找母后的。

 李敬怕她们去打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眼里有星星,也有自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