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忠诚和忠臣[2/2页]

游戏玩家闹三国 流浪的诗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只能讲孔融是个极为愚忠之人。


      在刘备的心中,马日磾和孔融都是品性高洁的人。


      大汉的士人,正是有这种风骨和忠诚,才能千古流传,永世不衰!


      ......


      可惜的是,曹操的野心,让他不断地铲除身边忠于汉室的人。


      不管是荀彧、荀攸,还是孔融最终都死于曹操手下。


      在刘备他们这些现代人看来。


      曹操消灭的不是忠于汉室的忠臣。


      而是消灭了士人忠诚的风骨!


      自此之后,汉人对国家的忠诚,可以说是每况日下。


      在后世,有很多人为曹操争辩。


      说曹操才是大汉真正的忠臣!


      曹操在世的时候,汉室始终存在,保证了汉室的旗帜不倒。


      呵呵!


      说这番话的人,刘备希望他们去研究一下王莽。


      曹操对汉室所做的事情,甚至比王莽还过分!


      至于曹操没有称帝的原因,只是时机还不成熟。


      在世家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曹魏政权的根基始终是不稳的。


      曹丕是称帝了,但让曹魏政权只存在了46年,曹氏家族更是落了个覆灭的下场。


      曹家可以做野心家,其他的世家也可以做野心家。


      如果曹操地下有知,估计会从坟墓中爬起来,拔剑斩了曹丕。


      曹操确实是个雄才伟略的人物。


      魏武扬鞭也值得后人赞扬。


      对华夏民族的贡献,足以让曹操在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但,


      曹操绝对不是一个忠臣!


      ......


      刘备知道,用人不能因为忠奸而有所选择。


      但忠诚的品德,却一定要去尊重!


      曹操自己是个奸猾之人,但心中对忠义之士却无比尊崇。


      当然,作为一代奸雄,忠诚的底线是不能阻拦他前进的步伐。


      当触动到曹操的利益,忠诚又会变得一文不值!


      因为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刘备对于忠诚有自己的理解。


      ——只要实力足够强大,就不要担心背叛。


      ——具有忠诚品格的人,不管他的忠诚献给谁,都要从内心里去尊崇。


      久而久之,社会才会理解忠诚的品德,并形成风气。


      最后成为一个民族的风骨。


      当然,除了忠诚,还有许许多多的高贵品质。


      至少在这个大汉,刘备不会让老人摔倒没人搀扶,见义勇为却进了监牢!


      律法如果不能弘扬正气,那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


      离开了颖川,刘备继续向着扬州前进。


      甄逸带着韩青等人,已经在淮水岸边等待着他。


      刘备苦笑,“岳父大人,我又不是不去合肥,你何苦跑到淮河边来?”


      甄逸摇摇头,“玄德,我是听说仲慈、叔慈和慈明等荀家的大贤,都跟着你到来,哪里还能厚着脸皮呆在合肥?”


      刘备身边的荀绲忍不住笑骂,“好你个甄子隐,我们怎么说也有过同僚之谊,你还称什么大贤?”


      甄逸却恭恭敬敬地施礼,“仲慈先生,无论是年龄还是仕途上,您都是甄逸的长辈,论学识荀氏八龙不是大儒贤明,大汉又有几人敢称贤明?”


      荀爽的声音很温和,“子隐,我们无须论及其他,从玄德这里论起,我们和你都是平辈相交。”


      甄逸恭声回答,“慈明先生,那我就托女儿的福,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


      韩青这才上前一步,恭敬地施礼,“仲慈先生、慈明先生,伯喈先生的学生顾雍顾元叹带来了先生的口信。”


      一个弱冠之龄的青年走上前,整理好衣襟,长长一揖,“学生顾元叹,老师让我转述口信,课业繁忙不敢久留,未能亲迎慈明等老友,望请见谅,老友到合肥之时,定当备上薄酒一杯,当堂谢慢怠之罪。”


      荀爽也面容严肃地整理一下衣襟,揖手还礼,“伯喈勤于课业、教师育人,实乃我辈之楷模,荀爽及兄长岂能因此见怪?见面之日,荀爽当与众兄长共敬伯喈一杯。”


      荀绲和荀靖也是认真地拱手,“正当如此!”


      顾雍在荀爽等人行礼之时早已让过一边。


      因为荀爽等人的礼,是对不在场的蔡邕的尊重。


      顾雍作为晚辈,可不敢承受长辈之礼。


      得到荀爽的回答之后,顾雍又匆匆上马离去,要及时将他们的话带给老师蔡邕。


      赵季晨和黄浩、韩青等人,看着上演的这一幕心潮澎拜。


      荀爽他们才到扬州地界,蔡邕没有来迎并不失礼,让学生捎话,是代表他心中的对朋友的敬重和情意!


      古人的礼节看似繁琐麻烦,却是代表我们对天地和人心的敬畏!


      头上三尺有神明。


      或许,我们在后世已经对这片天地失去了敬畏!

第268章 忠诚和忠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