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4章 老皇帝还不挪窝……[2/2页]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宅女日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咱这边下雨了吗?”闫玉问道。


      “下了好几场,村里的老人说,这雨下的正正好,浇透了地,就出大太阳。”李雪梅没事也爱去地里看看,真是一天一个样,小苗苗一天比一天壮实,看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闫玉和李雪梅说下雨天可能更大几率连线上黑框小姐姐。


      又说了这次平台开启,她都换了什么,做了什么。


      李雪梅:“你将粮食藏在山里?地方隐蔽吗?不会被山里的野物找到祸害了吧?”


      “放心吧娘,我用石头给洞口堵上了。”闫玉晃了晃小脑袋:“你闺女咋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妥妥的。”


      “那就赶紧去拉回来。”李雪梅说道。


      放在外头,总归不放心。


      “不过去人之前,我想做一件事。”闫玉合上名册,语气坚定。


      李雪梅看着她,等着下文。


      “我要继续征兵!”闫玉敲了敲名册,十分郑重的说道:“人太多了,光靠我们一家一村供养不来,而这些人,只要能熬到明年,就能创造出更大更多的价值,所以,人,不能放走,又得找人分担这些耗费。”


      她声音坚定:“没有比王爷更合适的人了。”


      李雪梅一下就明白了她闺女的意思。


      忍不住笑了。


      调侃了一句:“英王没白疼你。”


      闫玉嘻嘻笑道:“那当然,我这是投桃报李!”


      关州缺人口,可养民,哪有养兵划算。


      对李雪梅和闫玉母女来说,这是再清楚不过的账,都在她们的账本上一笔一笔记着呢。


      一家只要有一个人当兵,那不但能拿到朝廷的饷银,还有几率能拿到额外的赏银,这个几率在有反军的前提下,被大大增加,别的地方不晓得,但在小安村,军属是被优待的,比如兵营那边的杂活,会优先安排。


      小安营的伙食也不错,每隔几天就能吃上顿肉。


      可以说,一人当兵,全家饿不着。


      最要紧的是,饷银是朝廷发,可能英王需要垫付一下,但,只要这笔钱朝廷认,就始终算是朝廷发。


      变民为兵,有了饷银的注入,小安村的负担大大减少。


      闫玉振振有词:“前线伤兵那么多,得补充吧,补兵哪里来,我闫家军这五千人可不够,最好能源源不绝,如果和反军一直这样打下去,那就是一场守城持久战,需要更多更多的兵。”


      “逃难过来的,多是西州府和乐山府的人,他们的家被战乱祸害的不轻,心里有怨气,这不正好么,打反王,夺回家,哎呀,这不口号都有了。”


      “王爷振臂一呼,灭了反王,平息民怨,这就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啊!哈哈哈,老皇帝还不挪窝,将皇位传……呜呜呜呜!”


      李雪梅堵了她的小嘴,这死丫头,啥啥都敢说。

第814章 老皇帝还不挪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