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的摇头摆手表示不行,左良玉看着这一切眉头紧皱。
心中不由得怒火升腾,如今正值交战之际,这几人不拼死杀敌,居然敢脱离战场跑到后面来。
当即下令把那几人捉来过来,左良玉看着来到跟前的几人怒吼道:“你们在干什么!
如今正值交战之际,你们竟然临阵脱逃!”
这时一同而来的炮手开口道:“将军这群人疯了,他们竟然让我们对着战场开炮。”
左良玉和身旁的将领听到此话顿时愣住了,最后齐齐看上那几名将士。
“将军,清军实在是太强了,兄弟们已经快顶不住了,但我们不能还像以前那般逃跑,让那群该死的建虏看不起。
所以我们想直接对着战场开炮,这样一来也许我们还有机会。”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开口的。
左良玉以及身边的人都愣住了,回过神的左良玉开口喝道:“够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简直愚蠢至极,战场之事本将自会调度,还轮不到不找你们来费心。”
“将军这都是兄弟们自愿的。”
“够了,都给我退下。”
几名将士在左良玉的呵斥下带着不甘返回战场,然而在他们经过炮阵的时候突生异变。
只见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猛然冲开身边的人,来到火炮身旁一把抢走火把点燃了炮。
随着几声轰隆巨响,五六枚火炮向着正在混战的战场上击射而去,炮弹所过之地惨叫哀嚎之声不绝于耳,犁出了一道道血沟。
在远处观战多尔衮见此一脸的震惊之色,随机大骂道:“他们在干什么?这群该死的明军疯了吗?”
开炮的几人被制住了,左良玉周边的将领一脸的震撼之色,几枚炮弹并没有逆转战局,反而杀敌五百自损一千。
再看另一边的骑兵战场,郑威他们所率领的一万五千骑终究和满达海的一万蒙古骑战在了一起。
双方还有一定距离时,蒙古旗直接张弓搭箭来一波远攻,郑威虽然有三眼火铳。
先不说之前已经射了一轮,就是攻击距离也比不上弓箭,蒙古人的骑射确实精湛。
几乎每两三箭就有一箭以刁钻的角度射杀一名明军,还未战至一起明军这边就已经死伤百余人。
还剩二三十步时,明军剩余的三眼火铳也开始发威,两军短兵相接之时蒙古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躲过了明军的攻击。
只见他们两腿夹着马肚子,最后整个人躲在马匹的侧面,在躲避攻击的同时还用弯刀攻击明军的腋下等其他薄弱地位。
在两军分离之时,蒙古人甚至还回头射箭,而且几乎百发中,对于这种后方射来的箭矢明军无法躲避,也无法可挡,顿时再次死伤无数。
仅仅交锋一回合,郑威他们几乎死伤过半,随后郑威再也不敢和他们正面交锋了。
另一边豪格所率领的一万七千骑对上了李成所率领的五千精骑,这五千骑兵可是左良玉真正的精锐。
但豪格却丝毫不放在眼里,他在次兵分两路,让一名将领率七千骑迎战李成。
这一下再也无人阻挡,豪格猛然加速直直冲向明军的左翼,而另一边逃出升天的鳌拜在明军的右翼煮好了阵型再次提速。
两人一左一右,这一次再也无人挡得住他们的铁蹄,左右两翼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准确的说在这一刻整个战场都乱了起来,军令和调度在此时无法顺利的传达执行。
此刻明军将士们再也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两侧的清军骑兵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无情的收割着明军的生命。
明军将士们的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开始有不少人向后逃窜躲避着。
而原本咬牙切齿的多尔衮看到这一幕,顿时明白决战的时候到了。
“大清的勇士们,随我杀呀!”
一声怒吼,多尔衮带着五千满旗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此时左良玉面无表情的看着整个战场,最终闭上了眼睛,他知道他再一次输了,他还是小看了清军。
“将军,撤吧。”身旁的副将开口道。
左良玉睁开双眼再次扫视战场,此时他双眼赤红眼含热泪,他脑海中再次闪过将士们说过的话。
若是可以,他真想不顾一切的和清军死战到底,可就算坚持下去也不过是徒劳送死罢了。
他是一名将军,不仅掌管着这些将士们的生死,更掌握着身后宣府大同数十万百姓的安危。
听着身旁副将的劝诫,左良玉深呼一口气:“传令下去,全军交替撤退,马进忠你率领两万精锐在后方布置防线。”
“是。”
听到撤退的命令,有人当即向后拼命的跑,也有人一脸不甘拼命的和眼前的清军搏杀着。
有人战死了,有人在同袍的掩护拉扯下向后退去,最终结果明军还是向后撤退了。
清军自然不会让明军就这样从容撤退,于是开始了追击,与此同时一支火箭划过人群,精准的落在了火炮旁的火药堆处。
随着一声剧烈的响动顿引起了连锁反应,周围的火炮全都发生了爆炸,这一下顿时震慑住了清军。
等回过神后清军再次全力追击,不过最终被马进忠所率领的两万精锐,以及剩余的骑兵给挡住了。
这些精锐不管是战斗意识还是战斗力,要比那些从流民军所收编过来的人马强上太多太多了。
而且他们并非和其死战,等到后面的人再次建立起防线后,他们便快速有序的向后方撤退。
如此明军互相交替有序的向宣府城撤退,而清军自然也是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宣府城下。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宣府城,不由得感叹道:“这左良玉当真是有勇有谋啊。
此战让我想起了我大清立国之初所面对的明军,此战他们虽败,却也让我敬佩。
但我仍希望他们和以往一般,若是如今所有的明军都和今天一般,我大清危已。”
众人听此皆一言不发,豪格虽嗤笑却也眉头微皱,其中鳌拜更是眉头紧皱满脸凝重之色。
要知道这一战明军的变化,他是最直观的感受者。
第三百一十三章 虽败犹荣(四千大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