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永明想着刚开始不说有多精锐,打得过京营就行。


      杨永明沉思了一下后突然问道:“方公公,每一次军饷朝廷是如何发放的?”


      方正化听后有些奇怪,但还是回答道:“每一次军饷都是由朝廷按定额的兵员所发放给下面的将领,然后再由将领发放给下面的官兵。”


      杨永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朝廷该如何去判断将领手中的官兵数量,难道任由将领所报?”


      方正化听后笑道:“永明多虑了,地方将领的兵员数目,都是朝廷给的固定数量。


      除此之外,每一两年都会有兵部,御史等部门进行查验。


      但因为如今天下局势所致,朝廷需要借助各地总兵剿贼,因此对于一些事情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永明听后点了点头,以前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明白,为何明朝的官兵都是以将领为首是瞻。


      甚至出现京师告急,而关宁铁骑竟然坐看京师沦陷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


      还有大明官军的战斗力,除了秦军以及白杆军等几个出名的少数军队外,其余的军队简直是不忍直视。


      当然,不仅仅是明朝,以往的每一个朝代基本都是如此,尤其是到了中后期。


      最开始杨永明还以为只是卫所制的崩溃,还有就是九边地区常年战乱,少数民族也好武勇猛。


      而中原则是常年承平久已,从而导致军队慢慢糜烂,战斗力不堪一击。


      而如今看来,最要命的是后勤这个问题。


      杨永明连忙对方正化说道:“我们现在去见陛下吧,我现在有要紧的事要与陛下说。”


      方正化见杨永明一脸严肃,便顾不得别的,连忙带杨永明进宫。


      而堂内的太监们则是左顾右盼一脸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崇祯正在暖阁批改奏折,王承恩侍候于一旁。


      这时门外传来一小宦官的声音:“启禀皇爷,御马监掌印方正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杨永明请求入见。”


      崇祯一听连忙说道:“哦?快传。”


      随后二人便进入暖阁施礼道:“奴婢方正化见过皇爷。


      臣锦衣卫指挥使,杨永明见过陛下。”


      “快免礼,快免礼,来人,给方伴伴和永明看座。”


      待二人入座后,崇祯才继续说道:“永明与伴伴一同前来,想来是招兵之事有眉目了吧。”


      方正化连忙将折子呈上:“皇爷圣明,杨指挥使才能出众,对于练兵之事也颇有章法。


      老奴是佩服不已,如若以其练兵之法来练,想必最后定然能得到一支绝对的精锐之师。


      但是,如若以此来的话,其需要的钱才恐怕……”


      崇侦听后脸色一愣,微微皱眉道:“方伴伴直说,招兵人数多少,需要多少钱财,多久能成军?”


      方正化连忙回道:“老奴与刘指挥使商量过了,招募战兵以及辅兵总共大约一万八千余人左右。


      大概三个月便能成军,在成军之前,安家和练兵大概开销是六十万两白银左右。”


      崇祯听后愣了,王承恩也是蒙了,六十万两白银来养一只将近两万人左右的军队。


  &

第七十一章 信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