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见此感到非常满意。


      随后继续说道:“三边总督孙传庭,为国为民忠心耿耿,朕以前不辨是非,多次责怪于孙传庭。


      虽然如此,却从未埋怨于朕,但凡朕之需要毅然前行,任劳任怨。


      因此朕决定,其妻子或母亲按相应品级封浩命,一子为锦衣卫百户,若有适龄者可入国子监读书。


      除此之外,还有长沙知府左懋第,江西总督袁继咸,宣府巡抚朱之冯,大同巡抚卫景瑗,山西巡抚蔡懋德。


      这几人虽在地方,却也大有作为,别对我大明忠心耿耿,还有孙廷扬全都一并封赏,另外左懋第加太子少保。


      并且在他们原籍之地建造石坊,传颂其功德忠心,为后人所记。


      长沙知府左懋第进京,至于长沙知府人选则由吏部选任,众卿家可有异议。”


      当朝臣们听到要为他们建造石坊瞬间眼红了,生前建造石坊和死后追赠谥号差不多。


      这对于他们这些官员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誉啊,他们天天在这朝堂之上勾心斗角,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吗?


      这老朱家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要知道老朱家平常只对自己阔绰无比,对待百官何曾如此大方过,一出手就是好几个石坊,浩命。


      而且全都是地方官员,还有一个闲赋在家,就没有一个京官,真是奇了怪了。


      不行,这得闹一闹,几个御史言官刚想出例,为自己的大佬也争个浩命、石坊什么的。


      但看到那三个御史言官的尸体,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终究未敢出声。


      崇祯见无人反对暗自点头,随后说道:“既无异议,便由内阁拟旨司礼监用印吧。


      另外,京营以往都是英国公和成国公共同提督,现英国公袭爵已有一段时间,想来能够上任了。


      英国公可有什么话想说?”


      英国公张世泽连忙出例:“臣遵旨。”


      成国公朱纯臣听此眯了眯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皇帝如此做并没有什么。


      要知道这两百来年时间,京营都是他成国公和英国公共同掌控的,论军中的根基,两家并不相差多少。


      尤其是老国公张惟贤,当年天启皇帝进宫登基之时,可是他老爷子亲自抬着轿子护卫着的。


      因此,可以说是英国公一脉深受皇家信任,如果不是上一任英国公张之极身体不好,不管事。


      这京营就落在他的手里了,虽然现在又回到了以前两家共同掌管京营的状态。


      但毕竟只是一个二十岁初出茅庐的小子,难道还能斗得过他?想到此处便默不作声。


      崇祯见无人反对,继续说道:“最后朕决定,设立忠烈祠和奸佞堂,二者对立而设,凡是忠君报国死于国事的,进忠烈祠。


      从此享我大明香火,受世人敬仰,并且每年开年之日,君王都必须带领文武百官进行祭奠。


      而那些枉顾君恩,卖主求荣,数典忘祖之辈,进奸佞堂,让其受万世唾骂,使后世人以其为耻,引以为戒。”


      随后又冷声道:“建成之后,先将耿忠

第三十六章 封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