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俱坏极了。


      也正是这些话,从而导致了松锦之战。”


      崇祯听完后,眉头紧皱叹气连连。


      杨永明继续说:“这些话并不夸张,历史也是证明了的。


      因此,我建议第一,太子南下,如若我与陛下最终失败了的话,那么大明依旧有主心骨。


      也就不会再出现南明历史上的诸王争位,致使大敌当前却还不断内耗的情况。”


      崇祯听后想了想便直接答应。


      随后杨永明问道:“陛下,现如今长江之北的赋税如何?”


      崇侦听后摇头道:“现如今的这个情况,哪里还能收上多少赋税啊。”


      “既然如此那就别收了。”


      崇祯等人听到杨永明的话后,顿时都看向他。


      杨永明对他们说:“既然收不上来,那陛下不如直接下旨,长江之北各州府,尽由地方官府减半收之。


      所得钱财用来巩固城防,募集民壮守城。


      如此下来可以争得民心,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民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朝廷的威望已经被那些土豪劣绅,特别是那些如贼一般的官军给破坏殆尽了。”


      杨永明喝了口茶继续说:“李自成之所以从众多的流贼之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打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陛下想一想,在如今这个天灾频发人祸不断的情况下,百姓不但要交平常的赋税,在这之外还得另交三响。


      在如此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啊。


      在他们即将活不下去的时候,突然有传言说,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如此情况下,一边是无尽的绝望,看不到一点生活下去的希望,而另一边则是有活下去的可能性,能够让人看到希望。


      如此下来,那些百姓们怎么选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民心这种东西,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们只有让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才会跟随于陛下。”


      崇祯他们听后尽皆点头赞同。


      崇祯这时说道:“永明所言极是,可如果不收赋税的话,朝廷开支怎么办,军响又从何而来呢?


      而且这样下来的话,会不会产生藩镇割据的场面?”


      杨永明回答:“短期的粮响,我想王德化这样的人应该不少,我们一步一步的来,这些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赢得民声,并且宣传流贼的祸害,同时戳破流贼的谎言,如果真的均田免赋,那些流贼怎么活下去喝西北风吗?


      另外,陛下不但要把赋税留在地方,还要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在遇到流贼,建虏攻城时。


      准其征调城内所有物资,藩王官绅也不例外,毕竟一旦城破这些东西只会便宜流贼和建虏。


      至于陛下所说的藩镇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大不了多封几个王。


      什么吴王,闯王都给他们来一个,只要稳住了京师随他们怎么折腾。机会,地盘,王,都给了你们了。


      就看你们能不能守住,再怎么样,在名义上他们必须都要听从陛下的。


      只要我们稳住了局势,获得了喘息之机,凭借我超出这个时代的眼光以及技术。


      权力这些东西还是很容易收回来的,我们现在最需要也最缺的就是时间。


      大不了就是再重新打一遍江山,真要那样的话反而是最简单最容易的。


      以现在大明的局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杀出一个盛世太平。”


      这段话听的崇祯等人热血沸腾,崇祯脸色潮红的对杨永明道:“既然如此,就依永明所言。”

第二十四章 建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