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一十五章 移民下[2/2页]

1890东南亚之王 划水摸鱼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有权,立功或伤残者根据情况提升待遇。”

 “士兵还没结婚的,吃点亏按3个孩子算,孩子不够3个的也按3个算。”

 “对于阵亡士兵家属,成立帝国农庄,除抚恤金外,家属还能得到同等留下士兵面积的田地,由农庄代为经营,分成按时发放。”

 “如果家属们愿意去当地的,还安排工作、住所、生活物资等,解决后顾之忧。”

 1个人是给,两个人也是给,干脆就多给1点。

 然后刘1鸣考虑到了,华夏人对土地的看重,不相干的人都给了,不给为此流血又流汗的士兵们说不过去,干脆也给了。

 这么1来,士兵愿意留下的话,立马就能成为1个农场主,如果有立功或者负伤,那就是大型农场主。

 1百亩好像够不上标准?这时候的家庭可不是只有1两个孩子,只生35个孩子都算是人丁稀薄的了。

 因为医疗卫生、粮食、保暖等条件的不足,生3个孩子,不1定能养活1个。

 虽然家属不包含兄弟,但是父母、妻子、孩子,不算多,就算3个,加上他本人,加上士兵的双倍。

 1千4百亩,2百3十英亩,相当于1个中大型家庭农场的面积了。

 农业挣钱吗?挣钱!

 不过有些前提,这里不写。

 “那些当地人……”

 孙载之倒是同意这个方案,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类似的方案,效果都不错。

 “那就这么定了,我想动辄几百亩地的诱惑,已经能打动很1部分人了。”

 许辉站出来,没让孙载之跟着说下去。

 孙载之看了许辉1眼,然后点了点头,闭上了嘴。

 “王旭不还在耶路撒冷吗?让他去主持这件事吧,他有经验,顺便我会从吕宋抽调1些政务官员过去,他们对农业垦殖有着经验。”

 许辉见状点了点头,立马给出了刘1鸣心目中的人选。

 “行。”

 刘1鸣点了点头。

 虽然吕宋的官员搞的都是种植园经济,对家庭农场1窍不通,但是这不重要,搞种植园本就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工作是保证卫生干净。

 “为了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再从泰国调两个师过去,配合地方工作。”

 “官员要尽快选出来,黎凡特地区比较敏感,1定要保证官员的可靠性……”

 刘1鸣不厌其烦的叮嘱着许辉,实际上许辉已经车轻路熟了,但孙载之还不是很熟练。

 这次会议讲解的十分清楚,目的也是让孙载之有个准备。

 …………

 移民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船来船往的,根本瞒不过其他人。

 许多正义或者带着犹太人血统的报纸开始不断抨击华夏帝国的移民,称他们是黄祸,宣传威胁论。

 不过,即便是在德国,这种言论也没有多大市场。

 被战争拖的筋疲力尽的两大阵营根本不关心这点小事,甚至英法意等国还很开心,因为华夏帝国移民越多,参与战争就越深。

 英法都看得出来华夏帝国没出全力,但是刘1鸣拿战前条约和物资供应说话,他们也没办法。

 1旦要求华夏增兵,华夏帝国也会立即做出反应,军队在集结,然后供应给欧洲的物资就少了。

 而英法1旦向美国订购这些物资,华夏帝国就会以英法违约为理由,拖着不出兵。

 在某1段时间内,英国十分惧怕华夏突然站到德国1边去,不过随着华夏帝国越来越深入奥斯曼帝国境内,这种可能性正在逐步变小。

 英法此时乐于见到华夏帝国在西亚的影响力逐步提高。

 当时间进入十1月末,协约国和同盟国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战斗,双方已经十分疲惫了,这个冬天,都不想发起进攻。

 因为冬天进攻,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损失和更小的战果以及超多不确定性。

 就在大多数人都以为,战争会这样平静的进入第4年时,俄国却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十1月下旬,共俄主动向帝俄控制区发起了进攻,由于失去了大量领土和人口,帝俄缺乏足够的弹药和御寒设施,共俄也1样,所以米哈伊尔2世想当然的认为叛军不会在冬天进攻。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不讲逻辑,0下十几度的低温,共俄组织了十几万军队——这也是他们能得到的全部大衣的数量,向圣彼得堡发起了进攻。

 圣彼得堡是首都,但是为了掌控军队,米哈伊尔2世1直呆在基辅,只留了3个师防守。

 进攻部队抵达时,留守的3个帝俄师正在准备防御,他们装备精良,物资也较为充足,有信心守到援军抵达。

 然后,圣彼得堡工人起义,他们用简单的武器趁着帝俄缺乏防备,先后占领军营、市政府、电报局、火车站等。

 同时,还在主要交通要道上修筑了街垒。

 后方起火之下,3个师的守军连1天都没有坚持住,全部投降……

第九百一十五章 移民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