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章 绝佳机会[2/2页]

重回1990当首富 闻听雨下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孩子上学的事情,耽误了李兴文的时间,那就有点不划算了。

 小孩子上好的学校,固然对他的学习有所帮助。

 可是在李金凤看来,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

 如果两个孩子不好好学习,上再好的学校也是没有用的。

 李兴文笑着说道:“放心,耽误不了多久时间的。”

 得到李兴文的保证后,李金凤便直接离开了。

 李兴文想了想,解决这件事情还得找其他人帮忙。

 在商业方面,李兴文可以不找其他人帮忙。

 可是这件事情,李兴文单靠自己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

 说到底,这是人脉的一种体现。

 李兴文刚刚起步,人脉方面自然比较单薄。

 整个凌水知道李兴文的人不少,可打过交代的真没几个。

 李兴文贸然去找人帮忙的话,自然是不合适的。

 这个时候,就必须找一个中间人了。

 李兴文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祖乐天。

 祖乐天在人脉这一方面,要比李兴文深厚的多。

 李兴文一边向外走,一边在想着这件事情。

 刚到厂门口,就遇上了汤伟成。

 “李厂长,你这是去哪里?”汤伟成笑着问道。

 自从食品厂跟飞龙厂合作之后,食品厂的情况每天都在好转。

 看到这么一种情况,汤伟成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李兴文主动提出帮他们采购一批机器。

 有了李兴文的帮忙,整个食品厂的工人都有工作可做。

 汤伟成对于李兴文,那真的是满怀感激。

 毫不夸张的说,李兴文真的是救食品厂于水火之中。

 李兴文看到汤伟成,笑着说道:“你怎么来了?”

 “我跟乔厂长商量一下产量的事情。”汤伟成赶紧道。

 李兴文眉头微微一皱,“产量方面出什么问题了吗?”

 “李厂长你想多了。”汤伟成赶紧解释,“乔厂长最近对产量抓的很严,我是来请教一下怎么能够快速的提升产量。”

 如今食品厂机器齐全,工人们都能全部开工了。

 李兴文给了这么大的支持,汤伟成自然是想把事情做好。

 一下多了这么多的机器,厂里管理起来有点混乱。

 在提升产量这个方面,乔正明相当的有经验。

 这几天的时间,汤伟成可没少找过乔正明。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尽快稳定下来,再提升一把产量。

 听到这个回答,李兴文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飞龙厂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提升产量。

 汤伟成能够这样做,自然是符合李兴文的设想。

 “辛苦了。”李兴文说。

 汤伟成赶紧摇了摇头,“谈不上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厂长这是去干什么?”

 关于学校的事情,李兴文也没有隐瞒,直接跟汤伟成说了一嘴。

 听到这件事情,汤伟成立马道:“李厂长,这件事情我能帮忙!”

 “你能帮忙?”李兴文一脸惊讶的看着汤伟成。

 汤伟成笑着说道:“实不相瞒,我家有亲戚在凌水中学,解决起来不是什么难事。”

 “机关小学呢?”李兴文问道。

 汤伟成说:“这个你放心,镇上几个学校之间都是熟人,没问题的。”

 “汤厂长,今天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李兴文笑着说道。

 汤伟成连忙摆手,“李厂长,你这样说可羞煞我了!要不是你伸出援手的话,我这个厂长早就当不下去了。”

 “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你了,抽空把你亲戚约出来,我们一起吃顿饭。”李兴文说。

 汤伟成听了十分的高兴,“李厂长你放心,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李兴文原本还想去找祖乐天的,没想到汤伟成还有这样的关系。

 只能说现如今的国企厂长,在人脉方面确实没得说。

 李兴文陪着汤伟成在厂门口聊了几句后,便各自离开了。

 汤伟成办事的速度还真不慢,第二天就告诉李兴文,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对于汤伟成的速度,李兴文多少有点惊讶。

 现在汤伟成对于李兴文的事情,那可是十分的上心,根本不敢有一丝的耽误。

 李兴文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李兴文的事情必须排在第一位。

 昨天晚上,汤伟成就去找了自己的亲戚,跟他说了这件事情。

 汤伟成亲自找上门来,他亲戚多少要给点面子。

 再加上李兴文的名字,凌水镇的人基本上都听过。

 如果能够借着这件事情,跟李兴文拉上关系,那自然是最好的。

 考虑到这两点,汤伟成亲戚一点都不敢含糊,直接就把这件事情答应下来了。

 当天晚上,这件事情就有了结果。

 汤伟成原本想上门去跟李兴文说这件事情的,最后还是放弃了。

 时间这么晚了,汤伟成可不想因为自己上门,打扰了李兴文休息。

 考虑到这一点,汤伟成第二天一大早才跟李兴文说了这件事情。

 李兴文感谢了汤伟成一阵,并跟他约了个局。

 汤伟成的这个亲戚,李兴文也想认识一下。

 事情有了结果后,李兴文便立马告诉了李金凤。

 李金凤听了十分的高兴,两个孩子上学的事情总算有了着落。

 “兴文,你这速度太快了,真的是太谢谢你了。”侯建军说。

 李兴文笑着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姐夫,我们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说这些。”

 侯建军现在十分的激动,激动的同时还满怀愧疚。

 一想起以前他怎么对李兴文,现在李兴文怎么对他,侯建军就是一阵羞愧。

 “姐夫,你们现在一家人都在这里了,我觉得你们还是出去租个房子会比较好。”李兴文提议道。

 现在厂里的工人比较多,李金凤他们住在这里也不方便。

 况且有两个小孩子在,也不能让他们一直挤在这么小的地方。

 对于李兴文的这个提议,侯建军多少有点心动。

 现在他每个月的工资能拿到一千多,在外面租个房子根本不算什么。

 李金凤却说:“没有必要浪费钱,我们住在这里挺不错的。”

 从小到大,李金凤都十分的节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家里这么多人,不节约点就要饿死了。

 对于吃的,住的和穿的,李金凤向来没有什么要求。

 听到老婆这样说,侯建军一脸的为难。

 他是想搬出去住的,李金凤要不答应的话,他也不好说些什么。

 李兴文劝道:“大姐,明成现在都十多岁了,难道还让他跟你们住在同一间屋子里面吗?”

 这个很现实的问题,立马就让李金凤沉默了起来。

 侯建军赶紧道:“兴文说的没错,两个小孩子以后都会慢慢长大,难道还让他们跟我们睡在一起吗?”

 “你在说什么东西呢?”李金凤白了侯建军一眼。

 侯建军继续道:“现在外面租个房也不贵,花不了多少钱。”

 “姐夫说的没错,大姐,这件事情你必须好好考虑一下。”李兴文说。

 李金凤也不是拖拉的人,直接道:“听你们的,我今天就去找房子。”

 听到李金凤的回答,侯建军脸上全是笑容。

 李兴文说:“大姐,等你们搬了新房子,记得摆两桌。”

 对于这个要求,李金凤原本是想拒绝的。

 倒不是她不想请李兴文他们吃饭,只是下意识觉得要节省一点。

 话还没说出口,李金凤就反应过来了,肯定不能这么回答。

 “没有问题。”李金凤说,“记得把清雪一家人都带上。”

 “好的,没问题。”

 这一段时间的陈建新,整个人在京城忙的是脚不沾地。

 自从李兴文给了他这个提议后,他便积极的在做着这件事情。

 事情并没有陈建新想的那么简单,亚运会对于整个华夏来说,都是很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陈建新单靠一张嘴,想让飞龙牌进入到亚运会当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建新连亚委会的人都没有见到,就被轰了出去。

 遇到这么一种情况,陈建新当时就傻眼了。

 当天晚上,挫败的陈建新就想给李兴文打电话,说一下这件事情。

 电话还没拨通,陈建新立马就挂掉了。

 李兴文已经给了他方向,他如果还不能把这件事情办好,那就显得他太没有用了。

 陈建新一咬牙,决定一定要靠自己把这件事情办好。

 现在跟亚委会合作不太现实,那就找其他的人来合作。

 陈建新第一时间找的,那就是亚运会场地周围的一些大超市。

 对于这个决定,陈建新认为问题肯定不大。

 结果现实又给了陈建新一棍子,没有多少超市愿意上架飞龙牌。

 就算有答应的,条件也十分的苛刻。

 按照他们的条件上架辣条的话,飞龙厂肯定是要亏本的。

 大超市不愿意合作,陈建新只好再度放弃。

 最后,陈建新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老本行上,小卖部。

 大超市态度倨傲,不愿意跟陈建新合作,这些小卖部就不一样了。

 只要能赚钱,那就行。

 况且陈建新跟李兴文一样,一开始就承诺不会收取货款。

 等到货物卖出去后,再来结算。

 这种结算方式,对小卖部老板的吸引力非常大。

 没几天的功夫,陈建新就把亚运会场地周围的小卖部,全部变成了自己的渠道。

 陈建新把这些小卖部变成自己的渠道后,并没有结束自己的动作。

 随后,陈建新就把目光,放在了那些路边小摊上面。

 亚委会的体育场他进不去,那就在外围摆摊。

 华夏之所以办这个运动会,就是为了刺激经济。

 相信这些路边小摊,到时候绝对能够带来惊喜。

 辣条的味道是经过检验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喜欢。

 只要在亚运会场地外围摆上足够多的摊子,相信绝对能够吸引到这里的运动员。

 运动员只要购买了,普通人肯定会跟上。

 目标定好后,陈建新也没有耽误,立马开始了他的工作。想要有足够的效果,摊位的数量绝对不能少。

 这么多的摊子,人是必不可少的。

 陈建新这第一步,就是招揽足够多的人。

 这要是放在其他时候,陈建新肯定找不到这么多人。

 现在这个时候,正值下岗大潮,找不到工作的人可太多了。

 陈建新没有花多少功夫,就找到了一批下岗工人。

 这些从国企出来的工人,已经跟社会脱轨了。

 出了工厂,他们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陈建新给他们的承诺很简单,摆一天摊就给他们五块钱。

 这么简单的事情,相信没有人说不会。

 就算他们是从国企出来的,也不是一个困难的工作。

 这些工人没有任何犹豫的,全部答应了陈建新。

 陈建新毕竟是外来人,他在这群人当中,找个威望高的,代他管理这批人。

 搞定了人手这一方面,飞龙厂的货刚好到京城。

 陈建新马不停蹄,开始在会场周围布置摊位。

 亚运会还没有开始,飞龙牌的辣条就已经摆满了整个会场周围。

 随着亚运会的临近,场地周围聚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在这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小贩子,有卖饮料的,有卖小吃的,反正是应有尽有。

 此时的飞龙牌在这些小摊位当中,还不怎么起眼。

 头两天的时间,买辣条的人寥寥无几。

 陈建新看到这种情况,要说不着急是假的。

 看到这么一种情况,陈建新只能安慰自己,亚会员还没开始,必须再等几天。

 就在第三天,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一个上午的功夫,飞龙牌辣条就彻底出圈了。

 这一天,外国的运动员已经全部到场。

 到了京城之后,他们便到处游玩起来。

 其中各式各样的小吃,就是他们的目标。

 等他们吃到飞龙牌辣条后,对这款小吃是赞不绝口。

 京城的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就对辣条产生了兴趣。

 这个能让外国人吃的这么开心的辣条,味道到底怎么样?

 很多人在吃过飞龙牌的辣条之后,一下就喜欢上了。

 亚运会还没有开始,飞龙牌辣条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陈建新稍微统计了一下,当天就卖出去近两万包的辣条。

 这个数据跟凌水的销售数据一比,高下立判。

 京城作为华夏的首都,消费水平确实要比凌水镇高太多了。

 要知道当初凌水镇达到这个数据,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在京城,三天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数据。

 当然,主要还是亚运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不然的话,飞龙牌也不会有现在这个成绩。

 在统计出这个数据后,陈建新便立马打电话给了李兴文。

 最重要的,就是让李兴文赶紧再拉一批货过来。

 按照目前这个趋势,十万包辣条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辣条一旦断货的话,那损失可就大了。

 “身上钱还够用吗?”挂断电话前,李兴文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陈建新心里一暖,“厂长你放心,钱够用。”

 李兴文之前给的那笔资金,陈建新用的差不多了。

 现在辣条每天有这么好的销量,资金方面是不愁的。

 李兴文挂断电话后,立刻让乔正明把厂里库存的二十万辣条,全部发到京城去了。

 飞龙牌辣条在京城大卖,得到的可不仅仅是赚钱这么简单。

 现在全国上下的目光,都在京城亚运会上。

 只要飞龙牌的辣条能够在亚运会上出现一次,哪怕只有一秒钟,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机会。

 这对于飞龙牌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

 对于李兴文的这个决定,乔正明十分的担心。

 三天前,他们才刚拉了十万包辣条去京城。

 没想到现在,李兴文又让他们拉二十万过去。

 这二十万一出,那就意味着厂里没有任何的库存了。

 李兴文之前对于库存,那是相当的重视。

 正是因为这样,乔正明才会对产量要求的这么严格。

 就算厂里有一些出现了质量问题,乔正明也没有放弃增长产量的速度。

 现在李兴文一下就把厂里的库存全部拿出去了,这让乔正明无法理解。

 李兴文的这种做法,不是前后矛盾吗?

 要知道现在整个江东省,每天都会有不少的订单回来。

 飞龙厂的日出货量,快达到十五万包了。

 按照眼下这个速度继续下去,突破二十万包真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出货量增长如此之快,飞龙厂的产量却已经到达极限。

 日产近十八万包,这已经是飞龙厂和食品厂的极限了。

 就算食品厂能够继续把产量提上去,飞龙厂这边也无法做出足够多的辣子油了。

 按照现在的出货量增长速度,下个月飞龙厂的产量就有可能跟不上了。

 乔正明直接跟李兴文说:“厂长,我们的产量已经有点跟不上了。”

 李兴文并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询问了一下现在的出货量和产量。

 听完乔正明的回答后,李兴文知道规模还得继续扩大。

 “之前不是让你联系过一些小型国企吗?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问他们愿不愿意做我们的代工厂。”李兴文说。

 乔正明赶紧道:“厂长,这样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不急。”李兴文摇头道,“如果让我们自己租厂房买机器的话,确实会有风险,现在我们只是出工钱,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到底,乔正明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现如今整个华夏国内,大部分企业做的都是实体产业。

 在他们看来,想要做好实体产业,前期投入是非常大的。

 不说其他,光是厂房跟机器这两部分,基本上就用了大部分实体企业百分之五,六十的资金。

 李兴文要是学这样的模式,飞龙厂的产量根本不会达到如今这个地步。

第二百六十章 绝佳机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