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诊的号不能直接挂到,是要经过其它科室医生的第一次门诊后进行病例初筛。

 这种模式是和分级诊疗相呼应的,确立的是最顶尖医疗要为患者做最后的兜底,门槛必然要够高不能浪费宝贵资源。

 取到病人病历谢婉莹医生翻开第一页,病人过往病史写的病人主要症状是消化道疾病。

 就此消化内科组的姜医生与普外一科的赵医生走上来作为这病人的主问诊医生。

 第一个病人之所以需要联合门诊是由于除了常年被消化道疾病所困挠,有贫血营养不良甚至眼睛出现问题等其它毛病。

 之前被谢医生考题虐过一遍的众位专家团医生们,这回很快学乖,拿起工具思维导图进行现场病例分析。

 邱医生在专家组中属最年轻,由他负责写小白板记录大家的思路。

 病人症状:曾经便血,有消化道出血史,查过胃镜,只有胃炎。消化道出血引起贫血算是常见因果关系,这里要值得警惕的是,消化道出血量不多,和患者贫血程度不相符。

 各科室专家纷纷献策。

 血液科: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血液病。

 营养科:要辨别清楚是血液病或是纯粹的营养不足导致的贫血。

 眼科:病人的视物不清要分辨是单独眼疾或是与其它专科病有关,可以做专项的眼科检查。

 耳鼻喉科:对于患者耳鸣头晕的事儿要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再商量下。

 神经内科:鉴于这病人年龄介于更年期,耳鸣有可能倾向于耳鼻喉科耳石症。

 邱医生记录到这,众专家组成员:哦,更年期患者——

 以上各科室医生们的思维,可见有时候不是专科病能被专科医生看出来,经常被患者跑错科室求医的科室医生反而能更快看出来,充分诠释出医生一样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