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八十三章 产能受限[2/2页]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新安小胖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简单来说,PC的胜利在于兼容性,在IBM的号召之下,全世界主流的软件硬件厂商,纷纷开始向PC阵营靠拢,把各种其他平台的软件移植到PC平台上。
  再加上,在米国,买IBM的产品,即使买贵了,也不会遭到指责,所以,很多的企业在采购办公电脑,即使知道其性价比不高,但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IBM
  PC,因为只要说“这是ibm的产品”,那么,采购人员就不需要承担任何指责了。
  至于,盘古主机的高配版,全球市场参照售价399米元,更是让市场疯狂的价格。不说盘古主机本身的硬件绝对是高配,光是CD光驱本身,就足以让很多人觉得超值。因为,目前市场上的CD唱片机最便宜一款售价都要299米元。而带有CD光驱的游戏主机,同样可以当CD唱片机使用。
  所以,盘古主机上市之日,既遭到了香江大量的消费者哄抢。
  一名内地口音的中年,费劲的跟一名刚买了一台主机的香江玩家沟通:
  “先生,可以把你的这台盘古电脑转让给我吗?”
  那名香江玩家嘲笑说道:
  “凭什么?你能给多少钱?”
  那名内地中年说道:
  “2000港元,够不够?”
  “2000港元?”
  那名青年玩家似乎有点犹豫,他购买的仅仅是盘古主机的入门版,转手就赚了近一倍,这是划算的买卖。
  另一名黄牛疯狂法的加价:
  “别卖给他,我出2500块钱!”
  另一名黄牛挥舞着钞票:
  “3000元,不能再多了!”
  那内地中年人跺了跺脚有点不知所措:
  “你们……!”
  因为,2000港元已经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最大一笔钱了。
  正在那名中年眼睁睁的看着黄牛买走了那台盘古主机只有,有点黯然神伤的时候。忽然听到:
  “这位先生?我看你对于盘古主机很热心,为什么要买一台盘古主机呢?”
  那种中年惊喜因为听到的口音是标准不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连忙问道:
  “啊?你也是内地人?”
  说话的正是刘焱,他回答道:
  “现在是香江人,97之后都是内地人。”
  不久前他正在深镇的工厂督战,力争让芯片工厂和主机组装工厂,都能够在1982年之内实现工业化量产。
  当然了,现在每月产能仅仅只有10万台,等到芯片工厂真正进入满产的时候,盘古主机的月产能力也仅能提升到50万~60万台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3微米工艺的芯片工厂,还需要依赖从国际上进口加工设备。一整套不算太先进的半导体量产设备,总费用居然能够达到1.5亿米元。
  而且,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今后的半导体工厂的成本也会飞速的上涨。60年代末100万米元就可以开设一条半导体工厂,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主流的芯片工厂已经是需要1000万米元起步了。到了80年代初期,整条生产线的成本就需要上亿米元。

第四百八十三章 产能受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