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
杨圻曾作诗《泰山玉皇顶》云:
鸡鸣日出接天关,绝顶疏钟云汉间。
气合大荒心似海,身临上界目无山。
九州寂寂孤僧睡,片石峨峨万古闲。
便欲抠衣通帝座,手扶碧落看人寰。
又《山海经·大荒西经》言:“大荒之中,有山名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白居易《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亦是由此而来。
言归正传。
岱岳极顶。
北望群山万层,扈从拱扶,或若星罗,或若棋布,或若连营,或若聚幕。鸟兽龟龙、剑盾矛戟之形,无不备具。堪舆家谓之祖山聚讲,有以哉!
被牵拽至此的孟岩,‘目之所‘见有黄白云如幢盖,成龙凤状,起于此处。
悠忽间,云变五色,覆之于上,久而不散。峰下不远处,一大石起立,高丈五尺,上下渐削,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
艳阳普照下,熠熠发光,金光射目,另有白鸟数千,如集其帝焉。
峰顶,尚遗巨木立柱数根,盖昔年黄帝于此筑土为坛,祭天以报天之功。
峰顶中央,有石通天,名曰:极顶。
极顶北侧,一汪清泉盈满,泉源素壅,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澈可鉴,味甚甘美。
池侧有石像三尊,其中一大一小两尊石像均已摧折,独余右侧一尊仕女像尚算完好。
“嗯~”
轻吟声突起,倏乎间,五色彩云刹那涌进石像......
第二十章 泰山记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