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 ,/.[2/2页]

雷霆天骄 独·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场,砍证道就是一回合一个,眼见莒军右翼战车就要溃败,史官赶紧调配兵力抵挡灵台。

 灵台一人可以视作数千援军,所以史官将攻击重点从被包围的血人转移,多余人手全部抽调过来对抗灵台。

 而灵台的强势加入,也让本来将要溃败的血人士气大振,再加上与之对抗的莒军被抽走,竟然反压制了莒军。

 原本是莒军抵挡吴军大部,然后包围击溃其主战力血人,现在反而变成了各路劣势的多线作战,步步后退,最终三线合并,成为防守态势。

 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人能真正防住灵台的进攻。

 如果说战车是重骑兵,那灵台的战车就是坦克,完全无视步兵的阵型,在莒军中随意穿梭,长戟挥舞一次便有十几颗人头落地,有时挥舞的角度不同,也只是杀人多少,斩首与腰斩的区别,二段凤舞遇到灵台的车戟也毫无作用。

 凡人军队在灵台看来就如同一片麦田,由于数量太多,收割起来有些费时而已。

 但即便是麦子,也会用麦芒反击,划伤农夫的手指,更何况莒军不是如草芥一般无力反抗的凡人。

 哪怕被凤舞强化,单个莒军或者十几二十个莒军,在灵台面前依然不堪一击,所以要对抗灵台,就必须集中数百上千人的力量。

 灵台的战车只有那么大,与其近战的莒军怎么也不可能超过一百,但是人类的攻击手段不止有劈砍。

 随着一声鼓响,密密麻麻的箭矢飞射而来,在凤舞的加持下,箭矢的威力翻了几倍,其上的火焰更是能灼烧灵力,将战车的防御打得不断闪烁,在暴雨般的箭矢中,灵台也不得不放弃攻击,全力维持防御。

 史官调集了莒军中最精锐的射手,与五百祝军组成一千多人的射击军团,以擂鼓声为令,齐射灵台。

 他的本意只是消耗灵台的力量,阻碍其攻击,没想到齐射的杀伤力比预想的更加猛烈,竟然差点击溃了战车防御。

 全军振奋,他立刻擂鼓,一鼓取箭搭弓,二鼓张弓瞄准,三鼓齐射。

 灵台大惊,想要逃离射击范围,但在莒军中跋涉,速度根本快不起来,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无法避开的箭雨。

 然而这一轮攻击的杀伤力却比预想着小得多,只消耗了些灵力,并没有被击穿的危险。

 吴军灵台不明所以,史官却立刻想到了原因。

 祝军没有参与第二轮射击。

 重弩的杀伤力是牺牲射速换来的,跟不上三声擂鼓的射击节奏。

 若是按照重弩的射击节奏,便浪费了弓箭的射速,史官当机立断,将祝军的指挥权交还祝平炎,让他根据情况自行射击,然后按照三声擂鼓的固定节奏继续指挥弓兵。

 就算没有重弩参与,弓兵的射击也不是毫无作用,消耗灵台的灵力,阻断其攻击节奏,这不正是史官最开始的计划吗。

 擂鼓齐射统一了弓兵的射击节奏,但也降低了射速,所以三轮之后,祝军的重弩便上弦完毕。

 祝军没有跟随鼓点,外侧士兵还可以观察莒军行动猜测,内侧士兵则完全不知道这是第几声鼓,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于是祝平炎便跟随着鼓点挥舞令旗,二声鼓时令全军举弩瞄准,三声鼓时令全军射击,让祝军与莒军可以同时射击。

 经历了前几轮的消耗射击,吴军灵台有些放松警惕,而且此时他就要杀穿军阵,一旦没了束缚,莒军的箭雨就再也无法威胁到他。

 所以他没有全力防御,而是继续攻击,杀退面前的莒军。

 五百重弩后发而先至,出其不意的击穿了防御屏障,在灵台错愕中,莒军的数百箭雨落在战车上,车上的三人与四匹战马都被射成了刺猬。

 灵台拂去盔甲上的箭矢,驾车继续前冲,箭雨不辩敌我,战车周围的莒军也同样被射击,战车终于冲出军阵。

 灵台本人并没有受伤,他的左右也只是皮外伤,四匹战马伤得重些,也不妨碍战斗,唯一的问题就是战车防御被破,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他看向莒军的弓兵,如果能把这些弓兵冲散,胜负便已注定,只是风险太高了。

 以灵台战车的速度,他在四周掠阵,莒军弓兵根本无法射中他,但若是直冲向弓兵,就必然要迎接弓兵的箭雨。

 他暂时还没搞清楚莒军的箭雨为什么会忽强忽弱,也就无法判断下一波攻击会是强还是弱,万一是更强的攻击,战马必定重伤,他很可能要下车步战。

 步战会比战车更灵活,但对军阵的杀伤力不如战车,而且他的左右都只是证道,步战必死。

 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决定稳妥一些,在远处游走,让左右释放远程异能轰击弓兵方阵,杀伤频率自然比不上他无双割草,但稳妥安全。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