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 ,/.[2/2页]

雷霆天骄 独·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家都是多功能特种兵就行。

 最后这三百人就成了全身铁甲,手持铁戟,腰挂短戈,背负一弩一小盾,挂三十弩箭的仿制魏武卒。

 之所以装备弩而不是弓,是因为只要把士兵关军营里,五天就能训练一百弩手,而训练一百弓手要一个月。

 也就是说他用半个月就能让三百戟兵成为弩兵,但要花三个月才能让他们成为弓兵,虽然弓兵比弩兵的射速更快,也比弩兵灵活,但他可没有三个月的时间。

 与之相比,造弓和造弩的差距却没有这么大。

 如果一点都不懂弓的人,可能以为弓和弹弓一样,是靠弓弦的弹力发射,但其实弓的发力靠弓臂,毕竟一根细细的弦能有多大弹力。

 不是说弓弦不重要,只是对弓来说,弓臂可以有更多文章,所以不同的弓往往以弓臂为区分。

 按弓臂的材质,弓分为单体弓和复合弓,单体弓指的是弓臂由一种材料制作,复合弓则用多种材料制作。

 最早的弓很可能就是单体竹弓,竹子的弹性效能好,天然就能让人想到适合做弓,东周时期的弓,竹木各占一半,但是竹子的上限太低,随着制弓技艺的发展,竹弓越来越少。

 春秋时期制弓首推桑、拓,竹为次等,不过当时竹弓占比依然很大,因为竹弓便宜,竹子比树木长得快,而且很少有暗伤疤痕,砍伐一颗好竹,大部分材料都能做弓,但砍掉一颗树,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做弓。

 很明显,单体弓虽然也有其制作工艺,但更大的差异还是在材料上,选用劣等材料做的弓,就像是那些山贼的弓,很便宜,连山贼都能大规模装备,虽然杀伤力小,但对他们来说也已经够用了。

 而选用上等材料精细制作的长弓,威力很强,制作速度也快,并不比复合弓逊色。

 最典型的复合弓是角弓,由木、角、筋等多种材料胶合缠丝制作,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品质由制作工艺决定,贵族使用的角弓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是当时最好的弓。

 相比于木弓,角弓的能效更高,所以木弓只能是长弓,而角弓可以是短弓,故步兵用木弓,而骑兵常用角弓。

 角弓的技艺在青铜时期就已经有了,所以祝平炎可以同时制造角弓和木弓,只不过角弓制造成本很高,制作周期也长,甚至比训练弓箭手还长,暂时是用不到了。

 弓弩相近,弩臂也也分为单木和复合两种,如果是复合弩臂,制作周期也很长,但若是单木弩,弩身的制作并不复杂。

 弩的主要难点在扳机处,以最出名的秦弩为例,机匣内的构造非常精细复杂,虽然铜比铁更贵,但铜比铁更容易加工,所以秦弩的机械结构依然用铜制作。

 制作这样的弩需要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这对金属科技树已经快把钢点出来的祝平炎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他也有足量的铜储备。

 所以他干脆批量制造了一批弩,期间把三百人全部训练成弩兵,两百奴兵最终要变成农民投入生产,所以给了一副戈盾保命。

 弩分为两种,一种是擎张弩,一种是蹶张弩,擎张弩拉力较小,用手臂就能拉开,故也称轻弩,蹶张弩则需要躺在地上以腰力拉开,力量更大,但射速也更慢。

 祝平炎现在只能制造擎张弩,有效射程只有一百米,但是相比于土匪们用的简易自制弓,祝平炎制造的最初级战国弩也拥有射程优势,虽然弩的射速不如弓,但他还拥有人数优势。

 所以在远程交火中,这些土匪连弓箭都没机会放,刚出门就被打懵了,之后熊大拍碎木门,双方便面对面了。

 祝平炎的主力部队用的是两米长的戟,这是双手武器,无法配合盾使用,所以他让士兵装备小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弓箭,现在短兵相接,戟兵们纷纷弃盾持戟,三百铁戟指向土匪。

 被弩箭杀伤过半的土匪们见这架势,连逃的勇气都没有了,直接投降。

 这一战之后两百奴兵全部解散成平民,宣称以战功脱奴籍,派遣到最外围的村庄。

 这一战俘虏的一百多人,加上营地里剩余的一百多人,又组成两百奴兵,继续进攻下一个匪巢。

 即便装备铁器和铁甲,在和土匪的近战中总也避免不了伤亡,但在装备了三百张弩之后,剿匪几乎不再有减员,最多会有一些人受伤,小白当即就给治好了。

 远程武器打无甲的土匪是真的好用,这些土匪的弓箭欺负农民还行,和军弩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又连剿了两个土匪窝之后,营地人口扩充到两千,虽然新增户数都是些单身的光杆司令,但总也把最外围的田都种上了。

 同时祝平炎也向仲达报喜,称祝乡发展良好,人丁兴旺,并且他的异能可使农作物一年两熟,如果把附近三十里的荒地交给他,半年后能上缴一千户的税收。

 营地建城的事可以让霜儿用幻术隐藏,但附近的村子可没法藏,特别是与其他村庄交接的部分。

 虽说古代信息流通缓慢,但保不齐什么时候仲达就听到了消息,所以干脆直接报上来,再许以重利。

 仲达听说祝平炎竟然能一年交两次税,而且是一千人的税收,自然非常高兴,很轻易就把土地划给了祝平炎,同时向山下询问营地的情况。

 山下按照祝平炎的吩咐,称祝乡确实可在冬季种植庄稼,而且教化了匪徒,现在已有六百户,仲达又问了一些问题,山下也都按照祝乡一切正常的思路一一回答。

 仲达也就不再多问,放任祝乡发展。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