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1章 药神的含义[2/2页]

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盛夏读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街送药神!】
      ……
      合上《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张松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满脑子都是药神里面几段经典台词。
      首当其冲,【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这句话出自假药贩子张长林。
      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勒索程勇三十万,临跑路前丢下的这句话。
      这句话要配合另一段张松文记忆犹新的台词——
      【四万块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才更加凸显其蕴含着的绝望。
      活着!多直观且揪心的表述。
      【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
      这是黄毛死后,程勇最声泪俱下的控诉。
      难道患上穷病,就连活着都不配吗?
      还有间接促使程勇改变“金盆洗手”的决定,最终选择“重新出山”的一段关键台词——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六个月,每天特别想死。现在有药有钱了,如果我儿子早点生孩子,我都可以当爷爷了!】
      以及程勇被抓后,在法庭上讲的一句话——
      【他们根本吃不起正版药,他们就等着我把药带回去救他们的命。】
      “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啊!”
      躺在床上,张松文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妻子也将手上的书本放下,靠在张松文的怀里:
      “从来没见你像今天这样,对一个剧本充满感慨,真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伟大故事!”
      剧本属于机密,即使是张松文也不能随便拿出来分享。
      给妻子也不行。
      但简单的剧情讨论还是可以的,甚至张松文此刻心里憋了一肚子话不吐不快。
      《我不是药神》故事的核心,是程勇卖药的行为。
      从一开始的利益驱动,到后面逐渐转变为纯粹的情感驱动,程勇无疑是个悲天悯人的大英雄。
      但问题的根本,张松文认为是正版药定价太狠!
      生产线一开,成本几块,甚至几毛钱的药,卖4万一瓶?
      一瓶顶一个月,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这谁吃得起啊?
      再厚的家底,也禁不住造啊!
      药企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可当张松文把他一些想法和妻子说了以后,妻子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
      该说不说,作为高知,妻子的知识储备和看问题的角度,深深震撼了张松文。
      她先是向张松文科普了一下目前药物研发的产业现状。
      药物研发是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其高昂的研发成本,必然要覆盖在每一粒药的售价中,否则你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更别谈赚取利润了。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先不说专利权到期的问题,你怎么保证自己研发的药物,不会被疗效更好的新药给取代呢?
      “所以药企也没错?”
      张松文是个聪明人,妻子的话也很好理解。
      理性思考后,张松文迷茫了。
      “那要怎么办?难道穷就只配等死么?”
      妻子看了看张松文手里剧本的封面,笑了笑,意味深长道: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老板给这个剧本取名叫《我不是药神》?”
      “啊?为……为什么?”张松文一下愣住了。
      “因为只有从制度根源上,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医保改革,才能彻底改写穷人等死的局面啊!”
      “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药神,如果非要有的话,那只能是国家!”

第291章 药神的含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