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九 口号与子午谷[2/2页]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a去年今日此门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洋县傥水河口。


      是当年所有栈道中长安往汉中方向最近、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


      王平就是在此处扞拒曹爽大军。


      然后就是子午道,北口为子谷,在长安之南;南口为午谷,在今天的石泉县境内。


      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险峻,所以该道也最为冷落。


      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谋就是指走这条道,但诸葛亮认为从子午谷出去的确是方便,但如果遇到变故,再想回来就难了。


      其实五条路都不安全。


      这也是汉中在长安被攻下来之后再也没有收到攻击的原因。


      秦岭山脉实在太难爬了。


      就是到了现代,秦岭山脉还常常有冒险者死在这里。


      更别说什么子午谷之谋了。


      历史上,带兵走子午道的,大多都没成功。


      曹魏大将曹真伐蜀时,就走的子午道,结果遇上连绵秋雨,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只好撤退。


      但这是以前。


      现在这条路其实可以走了。


      以前是走到七里沟口向东南而行,必须要过腰岭关,马岭关两处关口。


      而六朝之后到了七里沟后向西南方向而行,虽然此地也有一个腰岭关,但是没有旧路险峻。


      但是这还是小路。


      而且可问题是韩信已经发明了这一走法。


      武曌对长安进攻汉中的各种小路,都有很深的研究。


      第一个用这个计谋的人,那是个天才。以后再想要用这种计谋的人,那就是蠢材了!


      所以如果天真地认为,依旧可以效法韩信,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上有了一个韩信,就不可能再允许出现第二个走出秦岭的人。


      就算有,那也不是因为对方不知道有小路,只是因为对方疏于防范罢了。


      运气好,李贤疏于防范,那么孟晨或许可以得手。


      但是如果运气不好,被重兵埋伏,那就出大问题了。


      再加上邓艾的成功。


      汉中朝廷研究对这样的偷袭有所防备,机会不太大了。


      同样的,当年邓艾走阴平小道的时候,其实也是风险很高的。


      因为早年诸葛亮就在阴平小道的出口处设下过防备,江油也有兵马镇守。


      只不过由于诸葛亮去世已久,蜀汉内部对此疏于防范罢了。这才让邓艾捡了便宜,否则邓艾也到不了成都。


      韩信从陈仓小道出川,这叫奇谋。为啥?因为此前没人从小路出过蜀地,大家都是从栈道走的。所以韩信捡了这么一个便宜。


      邓艾从阴平小道入川,算不上奇谋。为啥?因为蜀汉那边的确是有人知道阴平小道可以入川的,只不过蜀汉后期疏于防范,这才让邓艾钻了空子。


      那么魏延所谓子午谷计策,算得上奇谋吗?其实也算不上。因为从小路出川进入关中,这一方案人家曹魏早就知道了。


      更别说几百年后的现在了。


      但凡是读过史书的都知道子武奇谋。


      还能奇谋吗?


      对方有了防备,你还要用这一招,这还能算奇谋吗?显然不算。


      当然有人觉得那不一定。


      可是后来有例子啊。


      明末的高迎祥打算从子午谷偷袭西安的时候,人家孙传庭早就在谷口埋伏了兵马,一举歼灭闯军,活捉了高迎祥。


      自古以来,能从子午谷成功偷渡的军队,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子午谷这条路实在是太险峻了,很难让大规模军队通过。


      能成功的只有一个刘钦,但是他兵少。


      高迎祥有几万人马,所以被困死在了子午谷。同样的道理,如果魏延带着1万人马也有被困死的可能。


      刘钦所携带人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钟会十多万人马,邓艾3万人马,这都是有记载的。一个魏兴太守刘钦,能带多少人马呢?我估计也就在1千人马左右。


      越是凶险的地方,所携带的人马越少,就越容易通过。


      刘钦能通过,不代表其他人也能通过。


      孟晨手里有十几万大军。


      就更别想通过了。


      终究被孟晨放弃了。


      这让孟晨颇为苦恼,每天都沉思到深夜,却不知道该选择那一条出路。


      ……


      “将军,醒醒。”


      初春正午阳光明媚,温度舒服。


      但是睡梦之间,孟晨总感觉耳朵痒痒的,仿佛被蚊虫叮咬一般,令他十分恼怒,忍不住拍掉了这个讨厌的蚊子。


      “嗯?!”拍飞蚊子的孟晨,猛地睁开了眼睛,却看到了一双黑漆漆的眼珠。


      “将军,你吓死我了。”旁边坐着一名青衣侍女,看到孟晨醒过来,赶紧拍着胸脯。


      “有什么事情吗?”孟晨揉了揉脸,坐了起来,刚才他做了个怪梦,梦见有个黑衣鬼把自己给吃了,所以才醒了过来。


      “是这样的。”青衣侍女说:“夫人请您过去,听说是陛下来了一封信了,有事找你商量。”


      “哦。”孟晨应声站起来,心中疑惑不解。


      李佑向来甩手掌柜,每当大将出征,从不插手战略。


      怎么还会写信来?


      来到大厅,一封紫色布匹的信件就放在供桌上。


      孟晨略微鞠了一躬。


      便把信件从供桌之上请下来,打开了。


      看了一遍,许久未见笑容的脸上露出笑容,原本李佑叫他做出大举进攻的姿态。


      但是并不需要真的进攻。


      因为主攻点并不在长安方向,具体哪里信件也没说。


      孟晨也不会多想,他是没有抢功的想法的。


      “夫人,我先告辞了。”看完后,孟晨对李夫人说道,便离开了大厅。


      出门后,他就骑上马儿,往城外军营疾驰。这个任务,比预料的简单多了。


      ……


      第二日,孟晨离开长安后,就率领军队到了歧州,打造武器,做出一份随时南下的准备。


      歧州古称陈仓、雍城。


      炎帝故里。


      西周末年,宗周被戎族毁坏,周天子被迫迁都成周,关中地区被秦国占据,春秋时属秦国,地名陈仓。


      是秦岭北坡的重要军事要塞。


      更是蜀汉政权与曹魏频繁争夺之地。


      晋惠帝时,改为秦国。北魏太武帝时置秦平郡,兼置岐州。西魏,改秦平郡为岐阳郡。


      隋初,置岐州。炀帝大业年间,废州置扶风郡。


      唐初置岐州,李佑攻下之后,也没改名字,还来改去还不是那样,一个地名。


      所以当孟晨到了歧州,自然是真的汉中的人松了一口气。

第二百二十九 口号与子午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