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学士干政[2/2页]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a去年今日此门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范履冰道,“张楚金、张越石兄弟与张文瓘同出英公门下,如今李义琰又任中书侍郎,眼瞅着阎立本已病重致仕,将来能补宰相之任者必是义琰,再拉来个张楚金,这都是一根藤上的。”


      “不准。”武媚娘毫不犹豫


      “不行啊。”苗神客打量着他那份奏疏,冷笑道,“这一派人皆出于并州,圣上早年王封也自晋地起家,再说娘娘何尝不是并州人?圣上信任他们,视之如东宫旧臣,您可不要因此事跟圣上冲突,静观其变吧。”


      武媚娘点点头。


      觉得苗神客说的对。


      接着又把更多的奏折拿给四人看。


      转眼间,这间小小文馆俨然变成了政事堂,四人便如宰相般把一摞奏疏都解析了一遍,留待皇后裁决。


      媚娘心满意足地归拢奏疏,朗言道:“列位帮了我大忙,自今以后若有疑难之事还要咨询。放心吧,你等既分担宰相之事,便不愁日后当不了真宰相!不过还请列位慎言,这间屋子里的事万不可对任何人提及。”


      四人做都做了,反悔也来不及,只能匍匐叩首:“臣不敢……”


      “好,继续编书吧。”皇后微然一笑,抱着奏疏出门而去。


      紧接着宦官走了进来,这次每人手中一只托盘,全是缗钱锦缎。


      媚娘终于如愿,微笑着而去。


      行了,我这方势力算是立住了。


      宰相之所以能制约我,就是因为朝廷事务冗杂、人事关系稠密,总有我难以洞悉之处。


      如今有了一群智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也别想欺瞒我,而且这帮人分任各职,不但是参谋,还是眼线,从今以后朝廷任何旮旯角落也逃不出我的目光。


      这一年的秋天。


      很快,好消息都来了。


      首先北唐迎来了一场大丰收,只要有粮食,生活便有希望,黎民百姓无不为之欢腾。


      李治也甚感宽慰,加之经张文仲、明崇俨的调养,近来病体稍觉恢复,于是宣布大酺三日普天同庆。


      所谓大酺,是特许天下一切士农工商聚饮庆贺,在这三天里百姓无需劳役、衙寺无需理事、公卿百官也无需上朝,所有人都可以大吃大喝举酒相贺。


      固然新罗的征战没有结束,但是也快了。


      五哥自从和自己签订了和约之后,听说也没有继续进取的想法。


      那么自己也就不招惹他。


      也就万事大吉。


      虽然还有许多隐忧,但总体来说,局势好太多了。


      适当自娱似乎也可提振国家气势。


      为此在九月十五日,也就是大酺第一天,许久没有出现在百官之前的李治出现了。


      与百官同乐。


      丰盛的御宴摆在面前,二圣却动都没动,只顾着瞻望楼下的热闹景象。


      为了庆贺丰收,更为了讨皇帝欢心,大街之上设摆了无数宴席。


      九品以上的京官都来了,三五知己凑在一处,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有的似乎还嫌宫宴不够丰盛,又从家中带来许多美食与同僚分享。


      众人还召集一帮乐工百戏,要奏乐表演为二圣助兴。


      昭训门外的金吾仗院,干脆设了临时的大灶,烹牛宰羊、屠狗杀鸡,宦官小使忙得不亦乐乎,一碗碗刚出锅的肥肉分送守卫皇宫各处的将士,人人都能沾到点儿喜气。


      李治望着这丰收的场面,笑逐颜开心情大畅,高举酒杯道:“朕与众卿共饮此杯,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万岁、万岁、万万岁……”


      霎时间人声鼎沸,楼下所有人都举杯呼应着。


      郝处俊、戴至德等宰相在阁内另设一席,也纷纷举杯来到窗前,一边向二圣祝贺,一边向楼下同僚敬。”


      一杯饮罢,李敬玄笑呵呵凑前两步,手指楼下道:“陛下快看,那是谁来了?”


      “嗯?”李治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西面有三人绕过一桌桌酒宴,正快步往这边走来。他自从风疾发作,双眼昏花,辨不清来者是谁,只知左边的似乎是个三品官、右边是个四品的。


      改元大赦之际他曾下诏修改服色规定,三品以上穿紫袍,腰系玉带。四品官穿深绯,腰系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


      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铜带。


      这次改易之后官职大小一目了然,仅凭服色便可看出品阶。


      媚娘比他看得清楚,笑道:“左边是刘审礼,右边的是来恒,那中间之人……咦?”


      刘审礼乃先朝刑部尚书刘德威之子,从戎多年,如今官居工部尚书(还记得那个杀星吗?)


      来恒是来济的兄长,现任黄门侍郎;而走在正中的却是个身穿粗布衣的无品之人,但刘审礼、来济竟对他格外恭敬,那究竟是谁?


      李治觉得此人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李治揉了揉迷离的双眼,努力审视了半响。


      绕过宴席便要下楼去。武媚娘赶忙搀住:“陛下保重龙体,叫他们上来不就行了?”


      “不!”李治兴奋得像个孩子,“元超回来了,朕要下去迎他。”


      尚药奉御张文仲随侍在侧,也过来劝阻:“陛下,举动莫过急,留神头晕……”


      正拉扯间听得“咚咚”声响,李治已经下楼去了。


      也只好追了上去。


      走在正中的薛元超倏然抬头,恰与李治四目相对,愣了片刻重重跪倒在楼梯上,手脚并用,一步一步直爬到李治双脚前:“罪臣蒙赦而归,向陛下问安……”话未说完已唏嘘不止。


      “真的是你!”李治激动不已,屈身抱住他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相较李义府、来济、李敬玄等人,薛元超与李治的关系最亲近。他不仅是东宫旧属,还是李治少时玩伴,受李世民指婚娶李元吉之女和静县主,又因他姑母薛婕妤曾是李治的启蒙老师,极受优容。


      不过由于薛婕妤和武媚娘关系不好,还是上官仪的后台。


      所以连带着薛元超也被流放多年。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学士干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