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646年(大化2年),新年伊始,孝德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


      在日本发动了日本历史上一场学习唐朝衣冠制度的大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改革之后,日本全盘唐化。


      对中原内地的文化十分看重。


      日本贵族更是对中原的商品很感兴趣,以用唐朝的奢侈品为荣。


      屈指算来,改革已经搞了六年。


      这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去大秦去不了,去日本应该没问题。


      而且离得近,就算有海盗,也可以很快的去剿灭。


      越想越觉得可以实施,于是欣喜地对薛万彻道,“太尉所言极是,与倭国之间的贸易确实可以做,那么就麻烦太尉辛苦一下,全权负责吧。”


      薛万彻点头称是。


      心里一阵发苦,他早就知道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自然这问题就是自己的了。


      就好像有时候单位领导说这个问题怎么办?


      明明看起来颇为简单。


      但是一瞬间整个会场就鸦雀无声。


      领导挨个提问,这些人就回答说,“我不太懂……”“我很久不接触这些了……”


      “这个东西太复杂了……”“还是要领导做主”等等推诿搪塞的话。


      有些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


      觉得大家明明都是985,211的毕业生,怎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搞不定。


      果断提出自己的见解。


      于是乎,这个事情就成了新人的了。


      遭受了社会的第一顿毒打。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崇祯帝想迁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


      就算提前打过招呼的官员也推诿,不愿出来支持。


      是他们不知道南迁的急迫吗?


      当然知道。


      只是他们也知道,只要自己站出来支持。


      以后崇祯会把所有的一切推给自己。


      到时候身败名裂一定是确定的。


      何况崇祯还这样干过。


      陈新甲和后金议和,本来是崇祯知道的,首肯的。


      但是事情暴露后,崇祯见气氛不对,反而杀了陈新甲。


      你说怎么可能站出来支持。


      而薛万彻站出来说话,就不同了。


      他现在已经和李佑绑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当然得站出来。

第一百二二章 倭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