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六章 改革与科举[2/2页]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a去年今日此门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但是当不明真相的群众发现不管多少纸币,都可以在朝廷开的兑换点兑换到如数金银后。


      这个谣言就不攻自破。


      使用纸币也成了百姓们的首选。


      特别是进城贩卖大宗商品的商人,以往回去的时候,都得背上几十斤的财物。


      既重又危险。


      现在只需要几叠纸币就可以了。


      口碑也不错。


      于是成功了。


      这也让李佑很高兴。


      这两年的物价飞涨也随着近半年的休养生息抑制了。


      看来只要不穷兵黩武,只要不瞎指挥,古代这种小农经济恢复的比较迅速。


      时间到了九月。


      唐羽告诉李佑第一次开科取士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问什么时候召开殿试和出什么题目。


      好家伙。


      李佑这才想起,去年鏖战江州的时候。


      唐羽曾经写过一封奏折,问开科取士怎么办?


      当时李佑专心于军事。


      开科取士?


      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


      并没有太在意。


      只是回了一句就按你说的办。


      后来因为其他事情更重要,也就没有关注了。


      忘之脑后。


      没想到了快一年了。


      竟然到了最后阶段。


      真是让人惊奇。


      唐羽这办事效率还可以。


      正好赶上李佑做皇帝的倦怠期。


      有乐子看了。


      当监考老师和批卷老师和出款人。


      多么不一般的工作。


      于是大笔一挥。


      三日后就在皇宫内举行。


      唐羽接到圣旨。


      十分的高兴。


      皇帝竟然如此重视,连忙让人去通知了会试通过的一百多名举人。


      你要说唐羽为什么这么兴奋。


      这不得不说一点。


      当主考官是古代官员毕生梦想之一。


      在古代,能充当一次主考官,典试一方,选拔人才,会被视为毕生的荣耀。


      被录取的考生,就是主考官的门生,门生们称主考官为座主或座师,这也是官场上的一种关系网。


      唐羽在此次科举中过足了当主考官的瘾。


      虽然唐初的科举刚刚发展。


      然而他一个武官出身的人可以决定读书人的命运。


      这怎么可能不让人激动?


      不是唐羽的素质差,实在是主考官的诱惑大。


      还真怪不了唐羽。


      就是权倾朝野的李鸿章也免不了俗。


      他一辈子没有当过主考官。


      深以为憾。


      再加上他贪污腐化当世第一。


      所以有些小官送礼也不一定会得到他的认可。


      于是有人就找到办法


      递上一篇文章,说“请李中堂斧正。”


      一下子就投其所好。

第九十六章 改革与科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