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荆州琐事[2/2页]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a去年今日此门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内的居民的生活也需要大量的粮食。


      这才是最关键的。


      好在郑容一直和夏州保持着联系,高价走私的业务一直是畅通的。


      这也不奇怪。


      难道他们不怕李世民知道吗?


      他们当然怕。


      不过郑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自古以来,为什么压制商人?


      马克思为什么说资本是邪恶的?


      就因为商人就是这么个东西啊,你不控制他,他就能随着利益转移。


      卖李世民算什么?


      他们连国都敢卖!


      生来就是肮脏的。


      比如清朝的皇商就是靠卖了自己的国得到的特权。


      再比如犹太商人为了利益,可以不顾同胞们的死活,直到**最后关头,也要和希特勒做生意。


      所以夏州给反贼卖粮食那简直是太合乎情理了。


      粮食的问题解决之后。


      该考虑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自己应该怎么办?


      真的是可以推翻李世民的统治?


      真的能把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一网打尽?


      既无斗志也无能力主要是。


      李佑摇摇头,先不去想这些终极问题。


      而是思考者下一步怎么办。


      面对李积的压力。


      防守是没有前途的,自己控制的地盘根本没有拼消耗的可能,那不是疯了就是愚蠢。


      自己现在控制的地方,最多能养一两万精兵。


      打仗还得把乌合之众的流民们都派上,再怎么样也是能有点气势。


      想到这里,李佑就有点头疼。


      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眼前的困难。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总要尝试一下吧?


      毕竟一切为了生存,生存就是一切。


      想到这里。


      李佑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现在已经是八月份,距离秋收也没几天了。


      这对李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在于秋收之后的粮食,应该能够填饱肚子。


      不至于一直为后勤问题发愁。


      坏处是这样一来,又会失去自己的造反基础,流民。


      一秋收,粮食就富裕了,流民就会减少,那么李佑从哪里招人呢?


      继续人为制造流民,这也太畜生了吧。


      小老百姓又惹了谁?


      李佑还没有那么低级趣味。


      不过,李佑也不会放弃,他准备不在荆州等着李积从容不迫的进攻。


      而是命令黄风和刘牢迅速收缩兵力。


      等两股力量一到,修整了一天。


      李佑留下刘婉婷守家。


      自己带着新编的一万多军队和黄风便出了城径直向复州而去。


      之所以李佑信心满满,只因为他得到了大杀器。

第四十六章 荆州琐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