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孝庄摇摇头。


      “玄烨,你从小读史,道理不是不明白。


      强大的蒙元为何不满百年就灭亡了?是因为朱元璋很强吗?


      不,是因为内乱。


      红巾军在南方势力还很弱小时,朝廷不去剿灭红巾军,反而大将之间彼此攻伐,朝堂内廷明争暗斗。


      红巾军做大,还不思进取,还在争权夺利。


      徐达北伐,几乎没遇到阻力就攻入元大都。


      元顺帝逃回大漠。


      逃回大漠的北元还继续内斗。


      最后终于烟消云散在草原。


      咱们大清为何能坐天下?是明朝很弱吗?


      但凡南明朝廷团结一点,我们大清也最多只能像辽金一般,只掌控半壁江山。


      咱们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看书溂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团结更重要了。


      律法被破坏,以后要修补很难,但一旦江山丢了,又哪来的大清律法?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身为大清皇帝,怎么能不明白?”


      孝庄叹了一口气。


      “等灭了董额和佟国维满门后,你一定要亲自登门佟国纲(佟国维哥哥)家门,向他保证,绝不牵连其他佟佳氏人。


      算下来,他还是你舅舅,你就从这一层关系入手,一定要安抚住佟国纲。


      只要安抚住佟国纲,所有佟佳氏族人,便不会有二心。


      同样,对鄂扎(多铎的孙子,董额侄子)也要妥善安抚。


      如今的北京城,万万不能乱啊。”


      “是,皇孙记下了。”


      孝庄的话,点醒了康熙。


      看来自己要向皇祖母学的还有很多。


      但自己还有时间学吗?


      “皇祖母,去年冬天,我们遭逢苏州大败,你找来索额图和明珠,商讨了对郑匪的剿灭方略。


      你说要用三藩,为我们争取一年时间。


      可三藩百万兵马,只牵制了郑匪五个月。


      连半年都不到。


      日前我去视察过我们编练的新军,战阵还不熟练,炮阵配合也未协调。


      许多临征的牧民,骑射冲锋都难以整齐划一。


      如果此时郑匪北犯,我们恐怕难以抵御。如何是好?”


      康熙眉头紧蹙,满脸担忧。


      可是孝庄听完却笑了。


      “是啊,如果新北郑匪此时北犯,我们恐怕只有出其不意这一个优势。


      大清新军的正面作战能力,与新北郑匪相去甚远。


      可是,今天早上哀家收到一个情报,差点没把哀家笑死。”


      “什么情报?”


      康熙立刻问道。


      “郑克均决定对湖北和河南开仓放粮,赈济那些流离失所的草民。


      如此一来,他便没有了北伐的粮草,北伐大计被迫搁置。


      哈哈哈哈哈。”


      孝庄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因小失大,传闻无所不能的郑克均,竟然如此本末倒置,真是难以置信。”


      “玄烨,你年龄不大,所以做很多决定显得很幼稚。


      可哀家着实没想到,郑克均比你还幼稚。


      当此时刻,他不赶紧趁我河北空虚北伐,一举定鼎天下。


      竟然去赈济那些没用的草民。白白错过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你说这是一个君王能干出来的事吗?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

第224章 炫石谷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