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9章 农业,国之大事[2/2页]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郑克均凝重地说出两个字。


      郑克均一心追求工业立国,贸易强国,但他深深地知道,农业才是一切的基础。


      只是前几个月干旱,郑克均没办法推进农业方面的改革。


      如果农业产量起不来,那么多工人进入工厂,吃什么?


      农民都吃不饱饭,他们拿什么消费?工厂产品卖给谁?


      农业不发达,最终只能将国家大量人口绑定在土地上。


      所以农业国的动员能力,远远不如工业国。


      晚清四亿人,养几十万兵马都捉襟见肘。德国才几千万人口,动不动就可以出几百万士兵。


      这就是差距。


      所以农业产量必须提上来。


      而化肥,就是提升农业产量的最强外挂。


      有了硫酸制备技术,磷肥的生产,几乎不存在技术难题。


      另外郑克均又向宋士慧下达任务,开采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型钾矿,制备钾肥。


      江苏境内就有一个。


      丰县华山镇的钾矿,储量达到二十二亿吨,其中浅藏矿就有十亿吨。


      以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够开采。


      当然,自家的矿要省着用。


      从系统和海外购买钾,依然是重要选择。


      另外菲律宾也有钾矿,掌握在苏禄三王的侗王手上。


      郑克均已经命令妇好,找借口向侗王宣战。


      之前妇好已经击败西王,夺得了巴拉望岛的铁矿,以及莱特岛的铜矿。


      为基隆和江苏,输送了大量的资源。


      宋士意主要负责攻克硫酸铵和氨水的制备技术,为生产氮肥做准备。


      安排了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郑克均又找来了魏斯,陈梦纬等政务要员。


      “现在临冬,其他作物都已经不能下地,但是可以种植冬小麦。


      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等新北军实际控制区,全面铺开。”


      郑克均向魏斯下达任务。


      可是魏斯却很为难。


      “公子,农业是国之大事,我们控制的六个省,冬小麦种植范围不足一成。


      万一有的土地不适合种冬小麦,春天不能收成,可能会出大事。


      而且农民也不敢贸然尝试。


      我看是不是先在各省选取一些土地试种,如果能收获,明年再铺开?”


      冬小麦的历史很长,但全面铺开的历史却不长。


      直到二十世纪初,很多地方都没种过冬小麦。


      魏斯提出的方略,是国家推广农业新品种的一贯方式。


      但郑克均却摇头。


      “不用试种,直接全面种植,告诉农民,如果冬小麦没产出,安抚司会继续对他们发放救灾粮,绝不会让他们饿着。”


      郑克均已经等不及了。


      虽然干旱已经过去,但农民家的仓库还是空空如也,必须依赖安抚司救济。


      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柴绍的粮食虽多,也不够这无数农民吃这么久。


      所以开春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产出。


      如果真如魏斯所说,冬小麦不适合一些地区种植,大不了到时候再到系统买粮。


      而郑克均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这种事。

第159章 农业,国之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