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整个明郑,文官之首陈永华,武将之首刘国轩。


      郑经麾下大部分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在刘国轩麾下。


      上千门大炮打得仙霞关将士人心惶惶,再加上刘国轩的威望,如曾瑞这样的,刘国轩曾经的部下,岂能不选择投降?


      无论郑经做了什么,毕竟郑克均是出自明郑。


      肯定不希望在与东宁府交战时,出现大面积伤亡。


      所以留下刘国轩,用他的威望招抚东宁将领,就是最好的选择。


      郑克均是不可能为了一个洛桑,坏了整个战略布局的。


      现在刘国轩果然发挥了作用。


      仙霞关一失,安民、二渡、木城等关卡的守军,再无斗志,纷纷投降。


      “沈大夫,可愿归降?”


      郑克均看向沈佺期。


      沈佺期诧异抬头。


      按正常称呼,郑克均应该称呼他为沈大人,亦或者直接叫名字。


      可是郑克均却叫了“大夫”。


      “沈某,愿降。”


      沈佺期向郑克均下拜。


      “好,本督现在就派人保护沈大夫北上,到南京后,向张仲景报道,进入皇家医学会。”


      沈佺期做官可能不出名,但当“大夫”可就太出名了。


      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


      他就是被称为‘活神仙的台湾医祖。


      一生当官没当出个名堂,却救人无数,尤擅除瘴解毒方剂。


      因为台湾气候潮湿炎热,毒虫横生,常年都有非常多的军民中毒。


      要不是沈佺期,恐怕明郑军队因为瘴气,都无法在台湾立足。


      这样的人才,郑克均当然不会浪费。


      占领仙霞关后,大军只休整三日,郑克均便命项羽为前锋,贞德殿后,亲率大军杀向泉州。


      父亲郑经,此时正在泉州,身边只有几千名守兵。


      ……


      太湖之畔,姚家庄上。


      几个佃农聚在院中,仿佛在讨论今年收获了多少粮食,谁家儿子又娶了媳妇。


      但凑近一听,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明珠大人下令,我们要尽可能追查新北军所属将军和士兵的底细。


      以找出他们的家属。


      抓捕之后,以牙还牙。


      同时威胁郑匪,不得冒犯河北之地。


      可你们怎么办事的?几个月过去了,一个新北军将士的家属都没查到?”


      一个看上去穿得最破烂的农夫,大发雷霆。


      “头领,这真不能怪我们。


      那些新北军将领,一点信息也没有,好像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怎么查啊?”


      “还狡辩。


      据我所知,新北军那些将领和大部分士兵,都是从大陆过去投靠郑克均的。


      为了不让我们抓他们的家属,他们只能改名换姓。


      有的叫岳飞,有的叫项羽,有的叫张辽。


      这群人也真是大言不惭。


      可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证明这些人害怕我们找到他们家属。


      所以,这才是新北军真正的软肋。


      如今大清主力已经覆没,保家卫国的重任,可就落在我们身上了。


      你们竟然还消极办差,难道要坐视我大清灭亡吗?”


      破烂农夫看上去十分恼怒。

第142章 父子之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