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传奇数学家,梅文鼎[2/2页]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粘合剂,喷吹法,离心法,这些技术难题,他大批量制作玻璃,也一样会遇到。


      所以我打算借用他的技术,尝试突破矿棉的制作工艺。


      但毕竟制作玻璃和制作矿棉,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暂时还没有制成矿棉防弹衣的把握。”


      “那宋士慧呢?你是什么方案?”


      宋士慧沉吟一下道:“我和沈括大人一样,并没有具体方案,只有一个方向。


      我父亲在世时,研究过瓷釉的萃取工艺。


      他发现把瓷釉涂在盔甲上,可以大大增强盔甲的防护性能。


      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吹填鱼鳞防弹衣,减轻重量后,再涂上釉层。


      不过我并不确定一定成功,只是一个设想。”


      “好家伙,这不是后世陶瓷防弹衣的原理么?”


      郑克均真是佩服这些古人的智慧。


      他们并不比欧洲人差,只是缺一个鼓励科技创新的政治环境而已。


      英国为什么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


      因为查理二世,威廉三世,安妮女王,三代君王的不懈努力。


      他们创造了一个科学家的天堂。


      从而导致世界科研成果,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井喷。


      烧陶瓷,中国人是祖宗。


      瓷釉萃取技术,也是中国最早发明。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早就说过瓷釉涂层,能极大改善金属的承压性能。


      可陶瓷装甲,却诞生于刚刚成立一百年的美国。


      又是为什么?


      归根到底,不是人有差异,而是政治环境有差异。


      只要政治环境好了,科研成果水到渠成。


      “最后是后膛炮的密闭技术。”


      沈括皱着眉头开口。


      “这项技术很难吗?没关系,你们可以慢慢想。


      今天能有这么多成果,已经大大出乎本督预料了。”


      “不。”


      沈括摇头。


      “这份名单里,那个叫丹尼斯·帕平的人,还做了一个名叫“高压锅”的炊具。


      为了封闭锅内压力,他加入了高压密封装置。


      他使用预紧螺栓作用于狭窄的密封面,压紧金属垫片,嵌入承压介质,达到自紧密封效果。


      这种密封装置,似乎只能用于高压锅。


      大炮的冲击力,和高压锅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原理是相通的。


      大炮的密封装置,需要更优质的材料,更精确的部件。


      材料问题好解决,锰钢,硅钢材料都可以。


      但几十个部件组合在一起,要做到精确密封,不出一丝缝隙。


      那就难了。”


      宋士慧点头道:“一旦出现一点纰漏,大炮就会当场炸膛。”


      “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


      “大人需要找一个人,他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谁?”


      “梅文鼎。”


      宋士慧缓缓说出三个字。


      郑克均一怔。


      “是他。”


      梅文鼎的大名,郑克均不用问系统用户,都如雷贯耳。


      明末天文学家、数学家,被称为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


      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这样的人物,郑克均怎么可能不知道。

第67章 传奇数学家,梅文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