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朕离京期间,由皇太子监国,内阁和大宗正辅政。”
      “惠安伯张庆臻暂领亲军都指挥使司,阳羡侯卢象升提督京营,兵部和御马监也要遣人协理。”
      朱由检一番安排说完后,几位阁臣见其态度坚决,干脆也不劝了。
      近三十万大军在侧,和当初成祖皇帝北伐也差不多了,这么多兵马如果还不能保护皇帝的安全,那前线的将士们,干脆都自戕算了。
      至于说会不会重蹈土木堡旧事?
      别扯淡了,在场的几人,谁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回事?
      几人对视一眼,温体仁再次开口道:“陛下,不知自此御驾亲征,需要何人随驾?”
      “孙卿随朕一起北上,户部左侍郎毕自严、都察院……”
      朱由检一连点了十几名文臣的名字。
      “臣等遵旨。”
      朱由检微微颔首,面色也变得愈发郑重起来:“诸卿,此战,对我大明至关重要,朕不希望因为粮草问题,致使战事出现任何的意外。”
      “这一点,诸卿要心里有数。”
      “另外,朕已经传旨镇海伯和俞咨皋,福建水师和宁波水师,会将从海外采买的粮草,直接送到辽东。”
      “宁波水师也会协助登莱水师留守的船队,运送大军渡海。”
      “臣等定竭力保证大军两朝供应。”
      “好了,诸卿且去。”
      “臣等告退。”
      ……
      随着朱由检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去,整个京城各个衙门,都变得忙碌起来。
      大部分朝臣对此都没有什么意见,偶有反对的声音,朱由检也没有搭理。
      当然,他也很忙。
      按照大明的制度,皇帝御驾亲征之前,要祭拜天地,宗庙,一应礼仪很是繁琐。
      时间来到六月底,夏收已经基本结束。
      京城外,大校场。
      一身甲胄的朱由检,站在点将台上,面对着台下的上直卫亲军们,抽出自己腰间的长剑,以剑指天,大声喊道:“诸将士!”
      “哗啦!”
      巨大的军阵,传出一阵甲胄摩擦的声音。
      “朕,大明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嫡系子孙,登基以来……”
      “朕今日,在此誓师,誓平定建奴,还天下以太平,诸将士可愿随朕勘定叛乱,建功立业?”
      在锦衣校尉们的传递下,即使是距离点将台最远的兵卒,也清晰的,听到了朱由检的讲话。
      一道震天动地的大喊声,随即响彻整个天地。
      “大明万胜!”
      “大明完胜!”
      朱由检将手里的长剑再次举高,大声嘶吼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盛大的誓师仪式结束后,朱由检在方正化等一干人的簇拥,以及满朝文武的恭送声中,翻身上马,向着通州方向而去。
      大军会在那里,经运河,进入天津,然后从天津乘船,前往辽东。
      相比陆路,海路显然更加节省时间,也能减少对粮草的消耗。

第692章 誓师出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