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一方面是因为担心这些武人,借着师生关系拉帮结派。
      另一发面,也是因为大明武将的地位不高。
      现在朱由检用英国公,以及兵部尚书袁可立担任正副主考,也算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陛下,我大明历代武举,从未有勋贵担任主考的先例,臣恐会引起物议。”
      张维贤有些担心的说了一句。
      朱由检听后,面无表情道:“英国公,朕知道你的担忧,但规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改的,而不巧,朕恰恰就是大明最有资格改规矩的那个人。”
      “现在国朝不靖,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武举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你身为国公,乃是武勋之首,担任主考正是合适。”
      “至于物议,朕这个皇帝都不介意,你担心什么?”
      张维贤听后,心中虽然还有些忐忑,但也不再推辞,躬身应道:“臣遵旨。”
      袁可立见状,也连忙表态道:“陛下圣明,臣定当辅佐英国公,办好此次武举会试。”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武举会试,侧重谋略,武艺次之,但也要文武相合。”
      “第一场,就考兵法、地理、天文等这些东西。”
      “第二场,考骑射、拳脚、兵刃。”
      “第三场,考阵法、战车、火药、火器的运用。”
      听朱由检这么说,两人的眼中,皆是闪过一道莫名的神采。
      其实,他说的这些内容,完全是拾人牙慧,早在神宗皇帝时期,就有朝臣提出来过,只是并未被皇帝重视。
      不等两人回话,朱由检又接着说道:“和文会试一样,武会试后,朕会在皇极殿、西苑校场,举行殿试,钦点武状元、无榜眼、武探花。”
      听朱由检要设置武举三甲,两人更是震惊不已。
      也不怪两人大惊小怪,实在是大明的武举,相比文举,实在是太过简单了。
      武举形成制度,还是在宪宗皇帝时期,是由西厂厂公汪直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一直就没有形成制度。
      即使是后来形成了制度,但也一直没有殿试,自然也没有武状元这一说。
      一直到崇祯四年,才有了武举殿试,大明第一个武状元才横空出世。
      但紧接着,武举就因为舞弊,迅速的丧失公信力。
      以至于,朝廷再举行文举,根本就没人参加。
      “臣等遵旨。”
      震惊过后,张维贤和袁可立齐声应道。
      朱由检又嘱咐了几句,便让他们退下准备武举会试的事宜。
      南京,皇宫。
      刚刚抵达不久的韩赞周,听完东厂传递过来的消息,登时就皱起了眉头。
      自己刚刚到南京,正是两眼一抹黑的时候,皇爷就明人传旨,让自己紧守城池。
      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在司礼监的值房里转悠了半晌,韩赞周忽然想起一件大事。
      “来人!”
      一声大喝,一名内侍走了进来。
      “掌印。”
      内侍恭敬施礼道。
      说起来,留都守备太监,并没有品级。
      他们的权势,完全来自留都司礼监掌印这个官职。
      没错,不只是外朝的衙门,在南京有一个完整的备份。
      就是内廷二十四衙门,在南京也有一个备份。

第210章 设立武状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