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和县官吏们还欲再问,公孙敖将酒杯往案上一搁,没收住力,杯上铜制耳挂着半个酒杯碎裂开,
      啪嗒一声,本好好的酒杯,摔折在案,
      兀得一静,此残杯,一时成为焦点,众官吏视线都汇聚过去,
      汉时杯自与后世不同,杯的出现是为了代替抔饮,上古三代不以杯子饮水,除去贵戚用爵,普通人多是将两手掬起来,用手捧着喝,故,汉时的杯形与双手捧起的动作近似,
      公孙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酒杯弄裂,看在众人眼中,就像是合在一起的手,兀得没了一只,
      两只手合起能掬水喝,一只手呢?
      谁能离得开谁?
      无心之举,却有双意,
      与公孙敖稍亲近的官吏,见此景,脑中想到的是,
      “水和县官民本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
      而做事彪悍的老五,想的则是,
      “君臣本为一体,朝廷的官员是臣,难道地方的官员就不是臣了吗?
      全都是陛下的臣子,君岂不会用臣?”
      再想到方才公孙敖所言,老五有些明白了,朝廷派出官员顶了大伙的事,但说到底,朝廷官员不可能留在地方,就拿水和县来说,水和县永远是本地官吏的地盘,陛下或不是在考验?就是要看看地方官吏什么态度!
      老五越想越有道理。
      “抱歉,兄弟们,我这力使大了,改明再赔你们一个。”
      “不用!不用!大哥,都是自家兄弟,您这说的是什么话?”
      “是啊,一个杯子而已。”
      “那不行,一码归一码,”公孙敖喝得肚子发大,腰间佩剑坠得腰酸,索性顺手解下,拍在案上,最后提点一句,“你们别总想没得到的,不如多想想得到的,有道是—有不如失,就像道家说得,福祸相依,这道理你们不该不明白,
      牧羊的羊倌,连羊都没了,他还牧什么?”
      耳听着公孙敖的肺腑之言,眼看着桌案上的配剑,
      看得是剑长。
      公孙敖的剑长五尺,官员有佩剑之风,但却不是想配什么剑,就配什么剑,剑长因职位高低而定,
      说“高祖执三尺剑,立不世功”,三尺剑为亭长级别能配的最长尺寸,天子剑为七尺,
      “大哥,您这剑室有些浊了,我家有个不用的,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哪天您拿去用了吧?”
      身旁亲近的官员开口讪笑道,
      “那感情好啊!你祖上是河北人?”
      官员大惊,他自以为自己说的长安话,已听不起任何口音,可还是被公孙敖发现了,
      “大哥,我祖上是赵人,确实是河以北,不过,您是如何知道的?”
      其余官吏也是皆异,他们相处了这么久,也是第一次听说,
      想到恐怕是公孙大哥有着通天的手段,早就暗地里把众人查个底朝天了,
      公孙敖笑道,
      “我们都叫剑鞘,唯独是你们河以北的方言,将剑鞘称为剑室。
      哈哈哈,我走了,别忘了把你家的剑室准备好,我有功夫就去取。”
      留下愕然的众人,公孙敖转身离开。
      .........
      未央宫
      侍中窦富朗声念道,
  &

第 230章 裂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