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66章 两京之争[1/2页]

家父汉武帝! 智者的土狗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长子刘进吓得不敢说话。
      大霍叔叔人很好,小霍叔叔人也很好,可不知怎的,他俩碰在一起,就都不好了!
      另一对亲兄弟,卫伉和卫不疑对视一眼,悄咪咪的往后退了退。
      霍去病扬起下巴,俯视着霍光,
      想道,
      自己和他斗气,那不是又与他差不多了吗?
      霍光皱眉看着霍去病,
      也想道,
      掉价!太掉价了!
      几乎是同时,两人又装作没看见对方一样擦肩而过,
      剩下几人都暗自抹了把汗,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
      将霍光、霍去病、苏武几人都安抚好后,刘据定了定心神,又开始思考起了迁都的事情,
      此事宜速不宜缓,更何况,大宛之战使得汉人的民族荣誉感空前提高,朝廷说什么大家也听,不妨趁热打铁迁都洛阳。
      只是,自古以来的迁都一事,都是撼动国祚的大事,古代更讲五行风水,迁徙都城,一定会遭到空前巨大的反对。
      都城在哪,意味着政治中心在哪,
      而且,在历史上,哪怕后来有人想到了两京制,但也因要分出主辅来回拉扯许久,
      光是隋唐一段,到底是以洛阳为主,还是以长安为主,这事就摇摆了十数次,
      其中最大规模的三次,
      隋朝时,武则天天授元年起,唐末天祜元年起,
      这之后,政治中心自西向东的趋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从长安到洛阳,从洛阳到开封,从开封到北京,越挪越往东,
      还有著名的北魏孝文帝迁都,
      每一次迁都都是震撼朝野!
      刘据要做好所有人都反对自己的准备。
      最直接受冲击的就是三辅地,
      京畿三辅地,是因为长安为都城,三辅地才被称为天子脚下,要是迁都之后,长安不再是都城,那将置三辅地于何处呢?
      但,无可否认的是,迁都一事真的是利在千秋!
      这并不是说洛阳就比长安多好,而是说,选何地为都,是出于大环境而考虑的,
      乱世长安,
      盛世洛阳,
      如董卓烧洛阳,迁徙长安,主要原因就是因洛阳一片开阔,为四战之地,董卓得罪了天下诸侯,没办法,只能迁都长安避战,
      高皇帝刘邦建都长安,也是出于这个考量,内有异姓诸侯王,外有匈奴虎视眈眈,据守关中,哪怕是失了中原,也仍有收复河山的底气。
      洛阳为四战之地,同样,他也是四通之地,
      乱世洛阳就是四面受敌,而盛世,洛阳就是四方发达,
      刘据想找个人商量,又不能透漏出一点风声,
      这个人必须有空前的视野,而且迁都一事,不会影响到他的利益....
      忽得,刘据眼睛大亮!
      这不就是便宜老爹嘛?!
      “来人,备车。”
      “是,陛下。”
      轮替卫伉的李陵走进应道。
      天子车驾顺着驰道出城,入上林苑,再折返到甘泉宫,昨夜刘彻虽是在建章宫过得夜,一醒来后,就回去自己的甘泉宫了,
      “爹。”
      不需通传,刘据直入甘泉宫,刘彻正捧着高智的佛书认真研读,见刘据进来后,放下佛书,笑了笑,
      “熊儿,你来了。”
      刘据点头,示意侍人都退下,刘彻见状,淡淡道,
     

第 66章 两京之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