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子敬提到察举,孤倒是想起来了。
      我大乾立国,当废除察举之制。”
      听说袁耀要废除察举,众臣哗然。
      大汉官员一向是举孝廉入仕,在众人心中,都认为察举是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
      可现在袁耀说不用察举了,那大乾该如何选官?
      谋臣张昭对袁耀道:
      “主公,察举之法虽是汉法,可也为大汉选拔出了不少优秀官员。
      主公不用察举之制,我大乾又当用何法?”
      “选官的新法,孤也想好了。
      史阿,再将新法发下去给诸位看看。”
      史阿得袁耀之令,又给众人发下去一本小册子。
      袁耀对众臣道:
      “孤之新法,名为科举制。
      就是用考试的办法,考核学子的才华。
      有才华者,当可为官。
      今后我大乾的官员能者上,庸者下!
      我大乾只养能够为国做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不养闲人。”
      科举之法,袁耀在书册中写得很细。
      袁耀麾下的臣子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科举的妙处。
      庞统叹道:
      “此法好是好,可一旦施行起来,便会动摇世家大族的根基。
      后果…难以预测。”
      大乾虽然没收了世家豪门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可世家豪门的底蕴尚在,在大乾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世家豪门与富商巨贾同样富有,可富商巨贾再有钱,也没有世家豪族的地位。
      世家豪族的关系盘根错节,有无数子弟在朝中为官。
      这些官员,就是世家高高在上的底气。
      袁耀麾下文武都觉得开科举比改官制更难,唯有李儒笑道:
      “在我大乾,世家豪族不过是没了牙的狗。
      牙都没有了,还想咬人么?
      谁敢不同意主公的科举制,杀了便是,又何须纠结?
      主公若信得过臣,就把此事交给臣来办吧。”
      袁耀还真不敢把开科举的事交给李儒。
      如果真让李儒接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世家豪族之中也不乏人才,袁耀也不想因为开科举杀太多人。
      李儒见袁耀不说话,笑道:
      “主公可觉得臣杀戮之心太重?
      此事主公大可放心,臣最多只会杀鸡儆猴。
      主公开科举,世家豪族的子弟也可参与。
      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在家族中没有多少地位的庶子。
      有时候,人心可比刀要狠毒得多。”
      听李儒这一说,袁耀才放下心来。
      “也好,那开科举之事,就交给文优了。
      如今我大乾有太多事情要做,还需诸位同心协力!”
      众人齐声对袁耀拜道:
      “吾等定竭尽所能,不负主公之托!”
      袁耀定下各种发展大乾的良策之后,大乾局势一片向好。
      而大汉朝廷,此时则仿佛被愁云所笼罩。
      曹操败归许都,大汉天子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大气都不敢出。
      如今丞相讨贼失利,天下已经有了两个天子。
      刘协真怕哪天曹操觉得自己没什么作用,干脆把自己废掉。
      刘协望着曹操阴沉着的脸,越发觉得曹操面目可憎。
      此贼独霸朝纲也就罢了,竟然连僭越称帝的逆贼都剿除不了!

第612章 三省六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