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8章 一人一吨[2/2页]

官路浮沉 争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知道陈辉的下落了。
      “宋乡长,我们已经到年货节现场了,您在哪里?”
      武晓丽旋即问道。
      “会场中间有个主席台,你过来就可以看见我了。”
      宋思铭回答道。
      没有五分钟,武晓丽出现在宋思铭面前。
      武晓丽身高不高,应该不到一米六,身体也比较瘦弱,不会超过一百斤,最重要的是那张脸,黝黑粗糙,一看就是经常风吹日晒。
      而这也是驻村干部的标准形象。
      和武晓丽一起过来的,还有姚家岭村的村支书,姚增来,村委会主任姚增喜,两人一人背着一个编织袋。
      双方见面,打过招呼。
      武晓丽打开编织袋,向宋思铭展示姚家岭村的山楂。
      “这山楂质量不错啊,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宋思铭蹲下身子看了看,问道。
      “主要还是交通问题。”
      “进村的路不好走,需要先用小车,把山楂运到村子外面,再装到大车上,收购商嫌麻烦,根本不来收购。”
      武晓丽解释道。
      “路的问题……”
      这个问题,王寨乡同样存在,宋思铭问武晓丽,“村里滞销的山楂,大概率有多少?”
      “三百吨左右。”
      武晓丽迅速给出数字。
      “三百吨?”
      “这么多?”
      如果少的话,宋思铭直接联系几个老板,就消化了,可是,三百吨的话,那种半挂车也得拉十大车。
      一般的罐头厂都消化不了这么多。
      “姚家岭村一共有二百多亩山楂树,今年收成不太好,收成好的时候,有四百吨接近五百吨。”
      武晓丽介绍情况。
      “也就是说,一点还没卖呢?”
      宋思铭皱了皱眉。
      “是。”
      “马上就过年了,大家指着这些山楂过年。”
      “不知道年货节上有没有需要山楂的客商,哪怕能卖三分之一呢!”
      “最起码能让村民把这个年过去。”
      武晓丽也是在手机上,看到了王寨乡年货节的消息。
      作为驻村干部,武晓丽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带领姚家岭村的老百姓发家致富,所以,和乡村发展有关的新闻,她格外关注。
      但是,来王寨乡参加年货节,她没想过。
      毕竟,王寨乡属于青山市,姚家岭属于曲门市。
      但后来,陈辉看到她看年货节的新闻,告知她认识王寨乡乡长宋思铭,还帮她联系了宋思铭。
      这才有了这次王寨乡之行。
      武晓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宋思铭身上。
      可宋思铭不是神仙。
      如果是粮食或者其他水果,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怎么都好卖,可是,山楂这东西,一般家庭是不会自己加工自己吃的。
      只能卖给加工厂。
      看出宋思铭的为难,一直在旁边的沐可欣准备给宋思铭解围,“要不,我把这三百吨山楂收了吧!”
      “你收了之后,怎么处理?”
      宋思铭问沐可欣。
      “当年货,发给员工?”
      沐可欣下意识地答道。
      “你有多少员工?”
      宋思铭问道。
      “江北省内,三百来人吧!”
      沐可欣也不知道具体数字,只知道一个大概。
      “三百吨山楂,三百人,一人一吨吗……”
      宋思铭干咳着说道。喜欢官路浮沉请大家收藏:

第838章 一人一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