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定,表面上没什么,毕竟不敢违抗皇命,但实际上会引发皇族内部的强烈不满!”
      “各大藩王,秦王,晋王,周王等人虽然有意见,但不敢提,燕王更是愤怒交加。”
      “但毕竟朱元璋健在,秦王,晋王这两个哥哥又都活着,所以不敢有太多的作为。”
      “等朱允炆上位后,恰逢秦王,晋王也相继离世,所以能力强悍,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才因此发动了靖难之役!”
      “你们说,这是不是因为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出了问题,所以最终才导致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呢?”
      一番讲解之后。
      朱元璋恍然大悟!
      他猛地拍了一下脑门。
      是啊,要是自己不立朱允炆为皇长孙,而是立秦王朱樉为皇帝,怎么可能会有后面这么多事情的发生??
      实在不行的话,立晋王朱棡,或者是直接立燕王朱棣,也比立朱允炆当皇帝稳妥啊!
      要是能够避免一场内乱,肯定会让大明朝更加繁荣昌盛啊!
      “咱在这件事情,错了啊。”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伤感地道。
      一旁,朱标和朱棣也是默然点头。
      显然,对于赵凡的讲解,二人都是非常认同的。
      这个时候,赵凡继续讲了起来。
      “好,这第一个问题讲完,咱们继续第二个。”
      这时,赵凡的目光忽然看向了朱元璋,问道:“老黄啊,假如你是朱元璋,你觉得……”
      “一场战争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当然是兵力!”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不论什么样的战争,都能以碾压之势,摧枯拉朽地覆灭对方!”
      赵凡呵呵一笑,走近了朱元璋,道:“哦,是吗?”
      “我看也不尽然。”
      “当年,在鄱阳湖,朱元璋以不到二十万的兵力,打败陈友谅八十万大军的事情,可历历在目呢。”
      “按照老黄你刚才的说法,二十万对八十万,优势应该全部都在陈友谅才是。”
      “为何最后的胜者,是朱元璋呢?”
      闻言,朱元璋忽然愣了神!
      一旁的朱标和朱棣两个人,也是恍然大悟!!
      先生说的是啊!
      优势的兵力,并不能绝对一场战争的胜负!
      不然的话,父皇凭什么以不到二十万的明军,击败陈友谅的八十万大军?
      “先生,我知道了!”
      朱棣眼睛一亮,连忙站了起来,抢答道。
      “一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兵力的强弱,而是取决于统帅的指挥能力!”
      “父……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所以,才能打败陈友谅八十万大军!”
      朱元璋嘿嘿一笑,欣慰万分。
      虽然知道这臭小子是在拍马屁,但是听儿子夸自己是真的高兴啊!
      赵凡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黄四啊,你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不知先生何意?”
      朱棣好奇地问道,有些摸不着头脑。
      赵凡回答道:“太祖皇帝用兵如神,战无不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如果没有可用之将,又没有可用之兵的话,拿什么战无不胜,又拿什么用兵如神?”
      此话一出!
      朱元璋,朱棣,朱标三人顿时呆若木鸡!
      好有道理啊!
      “统帅的命令,需要下面的将领去事实,而将领的任务,又需要带着士兵去完成!”
      “所以,一场战斗的胜负,统帅,将领,士兵缺一不可!”
      “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中所谓的——人和!”
      赵凡态度严肃,认认真真道。喜欢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51章 人和三要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