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四十五章 二次创业[2/2页]

滨江警事 卓牧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去了,只招到一个轮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只能给人家职工编制,给不了干部编制。海关职工待遇在滨江算比较高的,但相比上船做海员还是有很大差距。高级船员尚且如此,普通船员就更不用说了,人家都是大专生,不愿意来做普通船员。”
      韩渝顿了顿,补充道:“尤其厨师岗位,想招聘全日制的学生根本不可能。”
      相比军转干部和退伍战士,刘关长更希望从航运类院校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一是年轻听话,二是学历比较高。?Q
      可航运类院校的毕业生有更好的选择,人家对来做普通船员不感兴趣。
      刘关长看着名单笑问道:“这么说只能招转业退伍军人?”
      “想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只有这么办。”
      “这里一共多少人?”
      “二十四个,其中五个干部,剩下的都是战士,有志愿兵,有义务兵,虽然他们老家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愿意来我们滨江工作。”
      “我们需要多少人?”
      “十九个。”?Q
      “怎么多出的五个人?”
      “港监局需要,港监局马上变成海事局,甚至要管滨江海域的水上交通安全,虽然暂时没装备海上执法船艇,但海上执法队伍要未雨绸缪的先组建。”
      “行,就他们吧,既然是部队推荐的,人品和专业技术方面应该没问题。”
      韩渝很清楚刘关长对军转干部有偏见,连忙道:“刘关,现在不只是港监系统在改革,国家海洋局改隶国土资源部之后就组建了中国海监总队,海监一样缺人,海监的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艇都来自海军部队,而且是整建制退役改编的。”
      刘关长低声问:“咸鱼,你是说这些都是人才,海军还有点舍不得放?”
      “可以这么说,而且东海舰队政治部的领导尽可能为我们考虑了。”
      “考虑什么?”?Q
      “这里的人员,有一半来自滨江舰和陵海艇。”
      生怕刘关长不明白,韩渝又强调道:“滨江舰和陵海艇的官兵虽然不是滨江人,但人家对我们滨江有感情,可以说把自个儿当成了半个滨江人。”
      “好,有机会代我感谢下东海舰队政治部的领导。”
      刘关长很忙,放下人员履历材料,起身笑道:“老徐,你抓紧时间向上级汇报,然后联系名单上这些战士的户籍所在地海关,请那边的同行帮帮忙。至于名单上的五个军转干部好办,等明年三月份直接联系军转办。”
      “好的,我这就去办。”
      “战士办理完招聘手续就可以发放工资,干部需要把工资关系转过来才能发,这大半年时间虽然不好发工资但可以发点补贴,具体标准你先研究研究,回头拿个方案。”
      “是。”?Q
      垂直管理单位招退伍军人就这么点好处,不管退伍军人的户籍所在地在哪儿,都可以委托当地海关与那边的民政部门对接,办理好相关手续再调过来,档案关系、组织关系都可以无缝衔接
      如果换作地方党政部门,想招外市乃至外省的退伍军人就比较麻烦了,首先户籍就是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人员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韩渝刚目送走刘关长和徐科长,曾副关长就拍拍他肩膀:“咸鱼,刘关不是不喜欢转业退伍军人,只是想要年轻点的、学历高点的同志。”
      “我知道。”
      “知道就好,但现在还有个问题,一下子多十几个人,并且老家都在外地,一时间没那么多宿舍。”
      “宿舍好解决,海军把琅山那边的雷达站营区给我们用,人来了可以住雷达站那边去。”?Q
      “就是海军预备役营的营区?”
      “嗯,离我们正在建设的缉私码头很近。”
      “既然有现成的地方我就不用担心了,那个雷达站好像早搬走了,营区要不要修缮下。”
      “要,我上午去看过,好几间营房都漏雨。”
      “行,我让后勤去看看。缉私码头就在附近,可以让工程队的项目经理安排工人去修补。”
      ……
      PS:明天要去济南,没时间码字,熬夜先码好更上!?Q
      (

第七百四十五章 二次创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