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为父兄准备[1/2页]

天良缘 唯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晚上回家,谢铮一头钻进了书房里,开始复盘自他当值以来的一些人和事。
      好半天之后,他才喃喃道:“许伯父才是真的智慧呀!”
      能让皇上用那等亲昵的如同对待兄弟的语气说话,可见许翰是真地很得帝心。
      而许翰又能在御前那般的耍无赖,任凭圣上对他破口大骂,反而还能直接耍混,就冲这个,便能看得出来,圣上是真正信任他的。
      不是那种口头上说说,也不是说圣上赏赐丰厚的信任,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
      或许,这就是打小长起来的情谊所致。
      谢铮的父亲谢啸林也是跟陛下一起长大的,但不同的是,谢啸林不善言词,而且他这个人更死板一些,总觉得他在人前的形象比较固执又透着几分呆气,没有许翰的性子更有人气儿。
      谢铮丝毫不怀疑圣上对谢啸林的信任,正是因为出于信任,所以当年他入伍后,圣上会毫不犹豫地让他也跟着一起去了冀州。
      他们是亲父子,一般而言,若是武将在外驻边,那么嫡子定然是要留在京中的。
      这并非是需要圣上下旨安排,而是臣子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
      这也是为了一份君臣情谊,更是互相做出的一份承诺。
      若是皇帝昏庸,治罪武将家眷,那么边关武将也能直接反了你!
      而若是武将在外行事狂悖,逾制失礼,那么皇帝也可以治罪其京中的家眷。
      互为牵制,也是互相送上一份信任。
      谢铮在冀州几年,圣上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更不曾在关键时刻下旨申饬,足见圣上对谢家的看重。
      如今谢铮调回京中,年纪轻轻,直接就成了一位中郎将,这是何等的风光体面!
      最关键的不是几品官,而是在御前侍驾,那能一样吗?
      给你一个四品的刺史,但是远离京城,你觉得好吗?
      但绝大多数的官员,宁可做个五品六品,也愿意留在京城,只为了能时常有机会得见天颜!
      京城,才是大兴朝的权利中心。
      而皇宫,则更是重中之重!
      能在陛下的太极宫内守卫,且就在太极殿外巡逻,这得是圣上多大的信任!
      谢铮想到自己回京前父亲的嘱咐,再想想这些日子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只觉得做官的确就是一门学问。
      陛下文武并重,这是好事。
      但武将也不能行事过于张狂,否则,便会给自己找麻烦,那些整天没事儿干的御史,可是每时每刻都在等着捉这些大臣们的小辫子呢。
      谢铮写了一篇心得,之后又重新润色,改为了一封家书。
      谢铮明年就要成亲了,也不知道父亲是否可以回来。
      按道理而言,谢啸林在外镇守的年头不短了,朝廷也该将他叫回来了。
      但是奈何谢啸林自己主动请缨镇守边关,再加上几年前朝中因为几次大战而需要休养生息,边关重地,圣上也不放心派小将镇守,所以谢啸林就一直没回来。
      如今边关还算是安宁,而且明年开春若是真地挥军北上,那么谢啸林这里圣上又做何安排,还真地是有待商榷。
      谢铮就是提前把这个消息给父亲透露一二,但还是写得很隐晦,他在御前侍奉,不该说的是绝对

第200章 为父兄准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