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里即有赤胆忠心的诺里克人,也有诺里克人的传统盟友,还有慑服于诺里克人蛮族,更有居心叵测打算来捞一笔的异邦人——战前动员,并不是那么好说的。更何况,迪德人的大军就在五天路程之外,这时已经不是做战前动员的时候了。
停顿了一下,巴西尔二世索性摆了摆手:“迪德人的苏丹是个懂得礼节的人——在开战之前,他派遣了一队使节前来——正好大家一起听听他要说什么吧。”
这样,卫兵便离开御帐出去,不多时,便带进来个以白巾包头,穿着绘银拖地长袍,蓄着黑亮的络腮胡的迪德人。
笔直的挺着胸,如同公鹅一般昂着头,背着双手慢慢踱步进来的迪德人以轻蔑的目光在御帐中扫了一圈,便毫不掩饰的带着傲慢对巴西尔二世微微行了个礼,之后对身后招了招手。
在他身后,早有一个仆人打扮的迪德人双手捧着个卷轴递了上来。
慢条斯理的捻了捻胡子后,迪德使节又掏出手绢擦了擦手,之后双手接过仆人捧着的卷轴,慢慢的展开,之后以清晰舒缓的诺里克语念了起来:
“真神信士之官长,真理福音捍卫者,人间神国管理者,撒不拉罕继承者,卡米利亚的庇护者,加拉征服者,迪德苏丹努哈丁谨致诺里克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陛下,”在念完这样一长串头衔后,使节自己也略微停顿了一下,给他的听众们好好品位一下这一连串的头衔里所蕴含的权威。
自觉停顿够了后,信使便提高了嗓音,发出自信且威严的声音:“吾得神谕,聚信士,传教义,播福音,讨异教,诛伪信。”说着,信使便斜了眼看了面前坐着的那些教士和护教骑士们——显然,这些都在“诛”、“讨”的范围里。
“我的疆土广无边际;我的臣民众如沙海;吾的军士壮胜虎狼——你的军队无法抵抗我,你的城池无法阻挡我,你的神灵也不能使你从我面前逃脱——若是等到真神将你交到我手里的时候再祈求宽恕,就太晚了。”
念完,迪德使节便带着毫不在意的神气再次用眼光扫过那些或惊讶或愤怒的将军们,之后将目光落在巴西尔二世的身上:“那么,您的回答呢,陛下?”
“对待使节要有礼貌。”看着已经将手按到刀柄上的克里格,巴西尔二世便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之后又转向迪德人的使节:“回去,告诉你们的苏丹,他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
这个回答让使节露出疑惑和不耐烦的神情:“那么,您的回答呢?”
看了看自己的将官们,诺里克皇帝站了起来,声音低沉坚决如同滚雷一般:“到后天早上的时候,他将看到,而不是听到,我的回答。”
在送走了迪德人的使节团后,巴西尔二世便开始给所有人分派任务,制订作战计划。
迪德人人多势众而且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精锐战士,而诺里克人这边所能依仗的便是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合作。因此,全局的战斗计划便被定为坚守阵线,以投射器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直到转机到来。
而另一方面,既然迪德人人数众多,侧翼包抄的战术便是必然会执行的——这就要负责大军两翼的克里格和圣战军能够顶住来自侧翼的进攻,甚至还需要顶住来自背后的攻击。
因了之前迪德人的傲慢而满心愤怒的教士和护教骑士们纷纷表示他们将用利剑彰显主的荣光,使那些信仰伪神的异教徒见识到唯一主宰的威力。而克里格则皱着眉沉吟起来——迪德人有三十五万大军,而诺里克人这边只有十一万人,一旦打起来便是三对一的局面,而诺里克人的军团因为处在正中不会给包围,便能得到一对一的局面,但这样一来,作为两翼的两支军队,便要面临四对一的局面。
他自己的军团里,他所担忧的是埃莫森人的问题——虽然训练的时候这些埃莫森人并未有什么不听话的举动,但万一临阵动乱,便是大麻烦。克里曼人沉默而刻板,一望即知是些训练有素的好战士,到是不必他忧心的。但那些保加尔人却比特罗布人更加穷困,真打起来怕是大有问题。
这样考虑后,克里格便计划将克里曼军团安置在正面抵挡迪德人,而特罗布人和萨督卡人的混合军团放在最左翼抵挡来自敌人的包抄——这样,四千萨督卡标枪骑兵便可尽可能远远的拉开距离,使迪德人不能全力进攻特罗布人,而保加尔人军团则放在后面做预备队——在三个军团正中,则是克里格和他的四百弟兄,督伊德和那五百名狂獒,以及斯洛博丹所做的那些抛石塔。
在克里格将自己的计划说出后,周围的人表情便各自不一起来。克里曼军团的军团司令仍旧面无表情,连眼睛也不动一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扎卡夫则不停的眨着眼,似乎是在盘算克里格的安排到底是为他们好还是在害他们;而保加尔军团的司令官在得知自己被安置在预备队的位置上后,便兴奋得满脸通红,且挺直了身体,一副得到了了不得的任命的样子。
162 大战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