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殷瑜心里没底,她这感觉倒像是第一次见家长的新媳妇,脸上却还扯出笑来,“你这样说才让我更紧张了,我可以问一问,他究竟是你的什么人么?”
      他一手牵着她的手,一手抖开红伞。将伞面挡在她的头顶上,踩着柔软的白雪,他熟门熟路的带着她往小巷中走去。
      狭窄的小巷中甚至瞧不见一点灯火,不比高门大户亦或者是王府,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蜡烛只是应急的必备品,寻常是舍不得随便拿来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夜晚格外安静。似乎连狗都已经睡去。
      即使没有灯火,因着满目的盈盈白雪以及头顶上发红的天幕,能见度并不低。
      “我年少时离家无处可去,他将我带进宫中,给了我一口饭吃,我年少时性格莽撞,没少让他操心,他算是我的救命恩人。他的名字或许你听说过。”
      殷瑜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常百喜?”
      她对华九翎的处处都很在意,自然也没少搜集关于他的信息。
      她知道他并不是五六岁就让人送进了宫中自小在宫中长大,他进宫时已经是个少年了。
      听说他刚开始是靠着认了先皇身边的大太监常百喜,才稍稍有了几分体面。
      由于时代久远,他在宫中积威极重,关于当年他还不是九千岁时的那些曾经,她并未能搜集到太多。
      她只知道,后来新皇登基,他杀了常百喜,替代了他的位置成了新帝身边的大太监。
      那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至于他为什么要杀了常百喜,没人敢猜,其中究竟有多少考量计较情仇恩怨,大概也只有他们这些当事人才能说的清楚。
      若要说华九翎有什么人是值得他视为长辈的,曾经给了他一饭之恩的,甚至还能将他送进宫中,帮他操心的,那么大概也只有这位曾经的大太监,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义父了。
      华九翎笑着低头看了她一眼,“看来你私下里没有少做功课。的确是他,常百喜。”
      他带她转过巷角,一头拐进了一条更窄的小巷中,走了没有两步,他在一扇黑色木门前停下。这木门上斑驳不堪,布满锈迹的长锁随意的挂在上面,并未落锁,倒像是特意为谁留了门。
      他收了手里的红伞抖落上面沾着的积雪,放在门边,伸手推开门。
      殷瑜紧张的攥住了他的手心,他与她十指紧紧相扣。
      小小的院子,院中种了一颗不知道什么树,树枝光秃秃的立在雪中,树下积了一小堆金黄的叶片,院子角落里摆着一口大大的陶缸,正对着院门的窗户里透出朦胧的火光。
      房门一样也是没有落锁,华九翎一推就开,暖融融的热气铺面而来,房中摆设极其简单,一张桌子,几个粗糙的木凳子,发黄的桌面上摆着整整一桌的菜肴,最中间是一条清炖的不知什么鱼,奶白的色泽,上点着几点翠绿的小菜,香气四溢勾的人馋虫大动。
      老人从相邻的厨房中走出,手中端着一个粗陶碗,碗中盛满热气腾腾的金黄色浓汤。
      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堆满皱纹,身上穿的棉布衣服旧的黯淡了颜色,但却很干净。看起来只不过是个慈祥的老头子,他笑眯眯的抬头看了一眼华九翎,将手中的浓汤放在桌上,“来了啊?来了就快坐下尝尝今年的烩鱼,这种鱼就是要今天吃才好吃呢。”

第238章 长辈[2/2页]